[发明专利]地下综合管廊组合预制管筒的二墙合一半逆作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4730.3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3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南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严平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E02D17/04;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预埋件 预制管 桩身 地下综合管廊 预制钢筋砼 地下管廊 围护桩墙 工字 外衬 现浇 建造 拼接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底板 基坑开挖过程 钢筋砼顶板 水泥搅拌土 现浇钢筋砼 工程造价 管筒顶部 结构模式 路基路面 绿色工程 综合管廊 左右两侧 水平板 支撑梁 回填 低碳 覆土 管筒 围护 植入 主筋 浇筑 土建 施工 环保 建设 | ||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造中,采用水泥搅拌土植入桩身带有预埋件的预制钢筋砼工字桩作为管廊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围护桩墙,将工字桩与管廊外衬墙通过桩身预埋件或桩身主筋连接,并现浇为一个整体,形成围护桩墙与管廊外衬墙合二为一的结构模式。通过在现浇管廊底板上拼接预制管筒的方式形成纵向延伸的管廊通道,在管筒顶部通过预埋件将预制钢筋砼水平板与左右两侧的管筒连接,形成地下管廊顶板浇筑时的模板,进而现浇钢筋砼,与围护支撑梁通过预埋件连接,形成带肋的地下管廊钢筋砼顶板;覆土回填,修筑路基路面,完成地下综合管廊的土建工作。该地下综合管廊预制管筒拼接二墙合一半逆作建造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且环境污染小等特点,符合低碳、环保、经济的绿色工程建设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综合地下管廊的建造新方法,建立了一套打设水泥搅拌土植入预制钢筋砼工字形围护桩墙,结合预制钢筋砼管筒的拼接,采用整浇外墙衬壁和底顶板,形成二墙合一的快捷、经济、简便的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方法,填补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领域的一项空白。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深入发展,为满足城市各配套设施的完善,城市建设地下管线的铺设反复进行,各种地下管线纵横交错;也使得建设费用大幅增加。且城市交通线路经常处于露天施工,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的需要重新铺设各种管线。此外“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出现,使得城市管廊的建设不再仅仅是线路铺设的问题,其储水、排涝的功能将更加凸显。统一进行城市地下管线的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城市综合地下管廊的出现正是城市建设向高层发展的必然。
现今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已从建设概念进入试点,并待全面推广阶段。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已启动综合地下管廊的建设,如:杭州市目前已全面进行八条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投资数百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新亮点。
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常规做法为:在道路地下管廊的两侧打设围护桩(通常为钢板桩、钻孔灌注桩等),采用悬臂或支撑的形式进行开挖,然后按常规浇筑管廊底板、墙板和顶板,再进行土方回填。如遇土质较差的地层,还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打设各种工程桩以控制管廊的沉降;若遇地下水位高的情况,还需解决管廊结构的抗浮问题,打设抗浮桩确保其正常运行。此常规建造方法存在着如下问题:
1.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将对城市交通产生很大影响,且影响市容市貌。
2.工程量大、造价高;城市地下管廊一般长达数十公里,工程量巨大,且如在软土层中修建,还应打设承压工程桩和抗浮桩解决其沉陷和抗浮问题,使工程量进一步增大。
3.地下综合管廊沿道路修建了窄长的钢筋砼现浇结构,由于其距离较长,一般按规定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等变形缝,地下土层中的这些变形缝的设置将使管廊结构的施工难度加大、工程造价提高,且为后期管廊使用过程中的土层中的渗漏埋下隐患。
针对上述我国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研发出一种对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影响小、造价低廉、施工简便且施工速度快的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水泥搅拌土植入预制钢筋砼工字桩技术作为围护结构和地下管廊结构的永久组成部分,采用铺设预制钢筋砼管筒与工字桩组合形成一套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完整建造新方法。该发明具有如下创新之处:
一、本发明改变了传统地下管廊围护的建造方式,将作为临时围护的围护桩墙在基坑开挖施工期间起到了基坑围护的作用,地下管廊建成后又作为永久的工程桩起到地下管廊结构抗浮和承压的功能;而且还可作为地下管廊的外墙组成部分,起到共同抵挡管廊使用阶段侧壁水土压力的功能。如此可大幅节约工程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南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严平,未经杭州南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严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4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体绿化构造和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捷的桥梁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