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4023.4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服务区 污水 综合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综合处理装置,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维护。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建设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修建了众多高速公路,相应地也修建了大量的服务区。这些服务区多半远离城市的市政管道,不能利用市政管网的污水处理系统。当前,服务区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周边环境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还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公路环保意识的提高,已有少量地区开始对沿线服务区进行污水处理。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采用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采用生物法工艺,该工艺的缺陷在于建设投资成本高、需水量大、抗冲击负荷差、维护管理复杂。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具有水量小、水质和水量波动大、污水中氮磷浓度高等特点,很难找到合适的处理设备。
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来源包括公共卫生间冲厕排水、餐饮排水、洗车排水、道路清洗排水等部分,其中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的主要是冲厕排水和餐饮排水。由于服务区污水氮磷含量极高,一般约为生活污水的3倍(氨氮峰值可达150mg/L),常规生化处理出水总氮降至50mg/L以下都存在较大困难。此外,服务区污水TP含量也很高,要实现同步高效除磷,难度也很大。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服务区污水处理的重点是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其中脱氮是关键。
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脱氮的难点在于COD去除和总氮去除的不协调。由于服务区污水主要为餐饮和冲厕污水,可生化性好。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有机物降解得很快,COD较易达标排放。但是在有机物降解后,氨氮的硝化过程需要更长的停留时间。而氨氮氧化所产生的硝酸盐需要有机碳源才能完成反硝化脱氮。在实际工程中,由于COD的快速降解,导致反硝化脱氮过程碳源不足,总氮去除率很低。现有处理工艺出水氨氮、总氮不能同时达标的关键在于在硝化、反硝化的碳源需求和处理过程中碳源的供给失衡,碳源过早的在处理过程中被消耗。通常解决碳源失衡的办法是在污水反硝化过程中额外投加碳源。但是额外投加碳源需要较高的药剂费用,显著增加处理成本。
因此,高速公路服务区急需投资少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一方面,要求这类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投资不大,便于维护,处理能力强,效果好,污水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另一方面,希望服务区污水经再生处理后能够回用于冲厕、绿化、道路冲洗等,减少清水资源消耗,达到节水、减排、生态、环保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综合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抗冲击负荷差、处理效率低、维护管理复杂、水循环利用率低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池、调节池、曝气垂直流湿地、水平折流湿地和综合生物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大便池的便物及餐饮污水通过Z形第一暗管引入发酵池,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小便池的冲厕污水通过第二暗管引入调节池;发酵池的底部沼渣通过潜污泵外排,发酵池的发酵液经Z形第三暗管溢流至调节池;调节池内安装潜水泵,潜水泵经第四暗管与曝气垂直流湿地相连,曝气垂直流湿地经第五暗管与水平折流湿地相连,水平折流湿地经明渠与综合生物塘相连,综合生物塘的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
所述的发酵池为地埋式,发酵池的上部、下部均呈圆锥形,发酵池的中部为圆柱形;潜污泵设置在下部圆锥最低处;发酵池上与Z形第一暗管相连的进水口设置在圆柱形1/2高度处,Z形第一暗管的顶部高度与圆柱形上沿平行;发酵池的顶部密封,发酵池的顶部安装通气管;通气管与水平折流湿地的底部布气管相连;布气管的表面钻有小孔;在发酵池的圆柱形1/4高度处设置出水口,出水口内侧增设塑料的滤网;发酵池的出水口外侧设置Z形第三暗管,Z形第三暗管与发酵池的出水口相通,Z形第三暗管的上端处于圆柱形2/3高度处,Z形第三暗管的出水端与调节池相连。
按上述技术方案,发酵池中部的圆柱直径为3.0m,高度为4.0m;上部、下部圆锥直径为3.0m,上部圆锥高度为0.5m,下部圆锥高度为1.0m;通气管直径为50mm,布气管直径为32mm;布气管的表面钻有2排间距10cm、孔径3-5mm的小孔;滤网的滤网孔径大小为4目;Z形第一暗管、第二暗管、Z形第三暗管、第四暗管、第五暗管的材质均为PVC,管直径为1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4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