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3612.0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龚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启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G06F8/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微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penresty 性能 mvc 框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OpenResty服务器和MVC处理器,所述OpenResty服务器设置有LuaJIT模块,所述MVC处理器设置有Nginx配置模块,所述MVC框架通过所述Nginx配置模块的配置文件和所述OpenResty服务器中LuaJIT模块导出的lua接口接入所述OpenResty服务器。本发明的MVC框架基于OpenResty编写,使用lua语言为基础,提供了一套MVC标准的接口以及代码实现,适合团队与项目的快速开发,并且能适应各种复杂的Web服务场景,易于扩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
背景技术
OpenResty是一个基于Nginx与Lua的高性能Web平台,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精良的Lua库、第三方模块以及大多数的依赖项。用于方便地搭建能够处理超高并发、扩展性极高的动态Web应用、Web服务和动态网关。OpenResty通过汇聚各种设计精良的Nginx模块,从而将Nginx有效地变成一个强大的通用Web应用平台。这样,Web开发人员和系统工程师可以使用Lua脚本语言调动Nginx支持的各种C以及Lua模块,快速构造出足以胜任10K乃至1000K以上单机并发连接的高性能Web应用系统。
OpenResty的目标是让Web服务直接跑在Nginx服务内部,充分利用Nginx的非阻塞I/O模型,不仅仅对HTTP客户端请求,甚至于对远程后端诸如MySQL、PostgreSQL、Memcached以及Redis等都进行一致的高性能响应。一般的web服务器端架构都会经历Apache时代(PHP处理大量CPU密集型计算)和Nginx时代(数据来源大多走HTTP接口、OpenResty时代(H5的时代,大量异步接口请求)。Apache和nginx的时代并发量没有那么大,而当下h5的时代会有大规模的并发请求,因此不单单需要OpenResty,而且需要一个能支撑团队开发,推进项目快速迭代的MVC框架。但目前并没有一个基于OpenResty基础编写的MVC架构,通过OpenResty开发Web服务项目的时候仍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以实现项目的快速开发,并且能适应各种复杂的Web服务场景,便于扩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OpenResty服务器和MVC处理器,所述OpenResty服务器设置有LuaJIT模块,所述MVC处理器设置有Nginx配置模块,所述MVC处理器通过所述Nginx配置模块的配置文件和所述OpenResty服务器中LuaJIT模块导出的lua接口接入所述OpenResty服务器。
所述的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其中,所述OpenResty服务器包括Nginx主进程模块和Nginx子进程模块,所述Nginx主进程模块和Nginx子进程模块用于连接http输入,并将http输入对应的业务处理数据发送到所述LuaJIT模块。
所述的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其中,所述MVC处理器包括与所述Nginx配置模块相连的控制器、模型模块和视图模块。
所述的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其中,所述Nginx配置模块设置有Nginx配置入口。
所述的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其中,所述MVC处理器连接有输出端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OpenResty的高性能MVC框架。基于OpenResty编写,使用lua语言为基础,提供了一套MVC标准的接口以及代码实现,适合团队与项目的快速开发,并且能适应各种复杂的Web服务场景,易于扩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启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启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