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内镜可储存式表面黏膜活检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3608.4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A61B1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吴飞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内镜 可储存 表面 黏膜 活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经内镜可储存式表面黏膜活检钳。
背景技术
经内镜活检技术是一种经过内镜工作钳道完成的微创诊疗技术,属于高级内镜技术,近30年来,该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成熟的发展。目前的内镜活检技术,大体上包括超声内镜和非超声内镜(即普通内镜)的活检,其中,根据在不同器官的应用和设计的区别,具体涉及经气管镜活检、经气管超声内镜活检、经消化内镜活检、经消化道超声内镜活检等。
经内镜活检技术主要通过活检钳夹取细胞、组织来获得诊断标本,但是,现有的活检钳均不存在储存组织标本的结构,术中用活检钳进行表面黏膜活检,每次获取单个组织标本后即需退出内镜工作钳道,将组织标本释放后再重新进行下一个组织标本的获取,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一般需要对同一部位的多处组织进行标本获取,因此术中需多次反复地进退活检钳,操作繁琐,提高了取样的操作难度,同时延长了取样的时间,增大手术风险,而且容易引发感染。
基于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具有储存功能、能够连续取样的活检器械。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经内镜活检时需要反复多次进退活检钳、取样操作繁琐、取样时间长等问题,提供一种经内镜可储存式表面黏膜活检钳。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经内镜可储存式表面黏膜活检钳,包括弹性外管、固设于其远端的钳头组件、以及可在其管腔内来回移动的传动丝,该钳头组件与传动丝的远端连接、且钳头组件的钳头随传动丝的移动张开或闭合,钳头组件的钳头内侧设有钳腔,其中,钳头组件还包括与钳头固定、用于储存组织标本的储标袋,该储标袋的开口端与钳腔相连通。
具体的,钳头包括用于形成钳腔的钳壁,该钳壁上设有通孔,储标袋的开口端与该通孔连通。
优选的,通孔与钳头的钳口位置相对。
进一步的,钳头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钳头,每个钳头各与一个储标袋固定连接。
较优的,储标袋由软性医用材料制成。
储标袋可为桶状。
上述钳头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钳头以及一对连接丝,两钳头相互铰接、且两钳头的近端分别与两连接丝的远端铰接,连接丝的近端与传动丝的远端连接,传动丝移动,推动连接丝带动钳头张开或闭合。
较优的,钳头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钳头的钳头座,两个钳头相互铰接于钳头座的远端内侧,且钳头座的远端与该铰接处固定、近端与弹性外管的远端固定。
优选的,弹性外管的近端设有手柄组件,该手柄组件包括套设在弹性外管近端的外管手柄以及与传动丝近端连接的活动手柄,该外管手柄上设有活动槽,活动手柄带动传动丝在活动槽内来回滑动、控制钳头的张开与闭合。
进一步的,传动丝的近端套设有用于将其固定的助推管,活动手柄套设在该助推管的近端。
工作原理:将本发明的经内镜可储存式表面黏膜活检钳经过内镜钳道送入病灶部位,初始状态下,钳头闭合,储标袋贴合在钳头外壁;推动传动丝,传动丝向弹性外管远端移动,带动钳头组件中的钳头张开,卡住病灶位置并压紧;将传动丝往回拉动,钳头闭合的过程中切取组织样本,组织样本慢慢脱离病灶位置进入钳腔,随着钳头闭合,进入钳腔内的组织样本经由储标袋的开口端被压入储标袋中;再次推动传动丝,使钳头张开,重复上述操作过程,反复获取多个组织样本。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频繁取出活检钳收集样本的操作,通过在钳头设置与其钳腔连通的储标袋,组织标本被夹取后、随钳头的闭合被压入储标袋中,不会占据钳腔的空间,因此无需拔出器械取出样本,可实现连续多次取样,大大降低取样的操作难度,缩减取样操作时间,从而提高了操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痛苦;(2)本发明的活检钳可以满足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任何超声内镜介导的需要,还可用于经非超声内镜的钳道,用途广泛;(3)本发明的活检钳操作简单,对操作者的要求低,且培训简单,有利于广泛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经内镜可储存式表面黏膜活检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经内镜可储存式表面黏膜活检钳在初始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经内镜可储存式表面黏膜活检钳在钳头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为方便技术方案的理解,将靠近手术操作者的一侧定义为近端,靠近手术部位的一侧定义为远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手术减压防破标本袋
- 下一篇:完整剥离脊髓及神经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