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测子痫前期的成套SNP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53276.X 申请日: 2017-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6755492B 公开(公告)日: 2020-04-21
发明(设计)人: 汪业军;周璐;郭志荣;孙名安;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金蕊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518017 广东省深圳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预测 前期 成套 snp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用于预测子痫前期的成套SNP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套SNP由rs7412、rs2070744、rs1800896、rs1799724、rs4762、rs2549782、rs1800629和rs1695组成,该成套SNP可以用于预测华人的PE发生风险。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成套SNP的联用以及成套SNP与年龄的组合预测待测对象的PE风险具有高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本发明的成套SNP可对子痫前期患病风险进行风险评估,进而指导对子痫前期的尽早干预和预防,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病率以及对母婴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用于预测子痫前期的成套SNP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又叫先兆子痫,是孕妇高发的一种多系统综合征,以怀孕20周后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能出现脑缺血、肝肾衰竭、心力衰竭、胎盘早剥、溶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以及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对母体健康以及胎儿宫内发育均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母婴死亡。PE的全球发病率约2-8%不等。在国内,随着晚婚晚育思想的盛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等,生育年龄不断增加;另外,辅助生育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促使非自然受孕的人群比例逐渐增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PE发病率的提升。

PE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但其发病机理至今不清。虽然有过PE发病史或者家族史的孕妇有更高的几率发病,具体的遗传模式迄今不明。其发病遗传上可能涉及多个基因,其它母体、胎盘以及胎儿的因素可能也涉及PE的发病,例如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免疫调节功能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以及影响因素等。虽然现在已经认识到多个PE的高危因素,如初产、怀孕年龄过大(大于40岁)或过小(小于18岁)、子痫前期病史或家族史、抗磷脂抗体阳性等自身免疫疾病、慢性肾炎、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血管或者胶原疾病、多胞胎以及葡萄胎等,临床上目前仍然缺少有效的PE筛查或风险评估方法。

有过PE发病史或者家族史的孕妇更可能发生PE,表明PE具有遗传特征。国外人群的PE遗传相关性研究中,报道了多个PE的可疑相关遗传位点。在不同的人群中,这些位点分别表现出了一定的疾病相关性,但是单一位点对于疾病的贡献性均较低,表明PE可能涉及多基因多位点的遗传改变。此外,不同的人群中,报道的PE相关基因和位点存在广泛变异;有些甚至呈现同一基因型具有截然相反的疾病贡献效果。因此,PE的遗传特征,可能与人种也有较大的关系。最近的一项华人PE发病遗传风险报告揭示,一方面,汉族女性PE的发病存在显著的遗传风险特征;另一方面,汉族女性PE的风险遗传位点与国外报道的位点和风险性显著不同。因此,鉴定华人各族女性特异的PE风险因子显得很有必要,基于这些风险因子、联合特异的检测方法以及风险预测评估模型,将有助于华人各族女性PE的早期风险评估和诊断,从而促进早期干预、降低PE对母婴造成的危害。

APOE参与血脂代谢,ERAP2参与免疫抗原表达,GSTP1参与滋养细胞的氧化应激,这些基因上各有一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为rs7412、rs2549782和rs1695),与PE的发病有关。这些基因和位点虽然均有报道与PE发病有关,但是在不同的人群中报道的基因型和相关性结果经常呈现差异甚至截然相反。NOS3为一氧化氮合成酶,与血管收缩和内皮细胞功能相关,其位点rs2070744的多态性与墨西哥、突尼斯等人群的PE发病有关;IL10为一种细胞因子,参与滋养细胞的炎症反应和血管重铸,其多态性位点rs1800896在中国、日本、伊朗等多个人群中报道与PE发病有关;TNF-α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家族,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该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位点(rs1799724和rs1800629)均与华人女性PE的发病相关;AGT为血管相关性蛋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位于该基因的rs4762位点多态性在非洲和亚洲人群中均发现与PE发病相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