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就地无功补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3217.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坚;戴珏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1G2/0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就地 无功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就地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就地无功补偿装置中的电容器智能同步开关主要负责通过投切电容来控制电容器工作,由于电容器智能同步开关通常有一个投入间隔时间,一般都设为3分钟。即当电容器投入运行中切除以后,想要再次投入进行无功补偿需要等待3分钟时间。原因是电容器充电后再切除会有缓慢的放电时间,电容器的放电电压只有低于定值时,继电器触点两端电压过零点判断才能准确。国标中规定电容器内部要有放电电阻,但不能太小,否则不能满足电容温升要求。国标中规定电容器放电时间不能大于3分钟。
但是,在实际的无功补偿案例中,功率因数及无功功率变化周期在5~180秒的会有很多设备,如矿井升降机,油田采油设备,冲压设备等,要求补偿装置能够动态跟踪补偿。所以,如果将电容器切除后放电时间缩短到3秒以内就可以满足更加广泛的应用需求。然而现有的毫秒级的可控硅动态补偿装置成本较高,无法广泛应运于市场,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要满足动态跟踪补偿需求,同时满足电容国标中温升标准,靠电容器内部电阻阻值调整已经无法实现,只有在电容本体之外加装放电器。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的就地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柜体、电容器以及放电时间小于3秒的放电器;
所述电容器与所述放电器均位于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放电器与所述电容器并联。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放电器包括电感以及与所述电感串联的电阻。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容器为三相共补电容器或者三相分补电容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放电器有3个;
3个所述放电器依次连接,形成供三相分补电容器放电的组合放电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放电器有3个;
3个所述放电器中的其中两个相互并联,并与剩余一个连接,形成供三相共补电容器放电的组合放电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就地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容器连接的多组电容回路;
所述电容回路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
所述电容回路的连接线为锰铜合金材料制成的扼涌电阻。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柜体的体积小于0.2立方米。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扼涌电阻的阻值为5毫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容回路的数量为6。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就地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器和轴流风扇;
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轴流风扇;当所述电容器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所述温度控制器控制所述轴流风扇对所述电容器进行降温。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就地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在电容器的基础上加装放电时间小于3秒的放电器,大大缩短了就地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补偿响应时间,最小连续投切时间间隔可达5秒,无功补偿跟踪响应能力强,符合国标的要求,成本低,能够广泛应运于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就地无功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放电器与三相共补电容器的一连接电路原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放电器与三相共补电容器的另一连接电路原理图;
图4为采用图1中所示的放电器组成的给同步开关投切的三相分补电容器快速放电的组合放电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采用图1中所示的放电器组成的给同步开关投切的三相共补电容器快速放电的组合放电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扼涌电阻的主视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的扼涌电阻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如上所述,如果将电容器切除后放电时间缩短到3秒以内就可以满足更加广泛的应用需求,同时还要考虑电容器投入时装置功耗要小,放电器件温升要小于30K。电容器放电普遍采用电阻元件与电容并联的方式。当交流380V/50HZ电压加在电容器两端充电时,电阻也同时承受此交流电压。当断开交流电压后,电容通过电阻进行放电,放电时间与电容容值与电阻阻值的乘积成正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向下倾斜摄像头的智能眼镜
- 下一篇:就地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