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1990.5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宗翰;朱夏青;史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基板;一扫描线,具有一延伸方向且设置于基板上,且扫描线包含一栅极;一半导体层,设置于栅极上;一漏极与一源极,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层上;一绝缘层,包含一穿孔且设置于漏极上;一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绝缘层上,且部分第一透明导电层延伸至穿孔内而与漏极电性连接;一第二透明导电层,迭设于基板与第一透明导电层之间,且第二透明导电层不与穿孔重叠。其中,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一第一边缘,漏极具有一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于垂直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上的最短距离为0~4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穿透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技术不断进步,所有的显示装置均朝体积小、厚度薄、重量轻等趋势发展,因此,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显示器装置已由以往的阴极射线管发展成薄型显示器,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或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等。其中,薄型显示器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多,举凡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影机、照相机、音乐播放器、行动导航装置、电视等显示装置,大多数均使用该些显示装置。
其中,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更是相当成熟,且为市面上常见的显示设备的一;然而,随着显示装置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要求日趋提高,故各家厂商无不极力发展出具有更高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
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高分辨率显示装置世代的来临,面板的穿透率为关系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各家厂商无不积极改善显示装置的穿透率及对比度,而可提升其显示质量。
其中,影响显示装置的穿透率的因素之一为共电极与像素电极重叠面积;特别是,由于像素电极的狭缝为主要影响显示介质(如:液晶分子)转动的区域,因此位于像素电极狭缝处的共电极与像素电极的重叠面积为影响显示装置穿透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达到更佳的显示质量,目前仍需发展一种具有改良穿透率的显示装置,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调整透明导电层与漏极间的相对关系,而可提升显示装置的穿透率。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含:一基板;一扫描线,具有一延伸方向且设置在该基板上,且该扫描线包含一栅极;一半导体层,设置在该栅极上,部分该半导体层与该栅极重叠,部分该半导体层延伸至该栅极外;一漏极与一源极,分别设置在该半导体层上,该漏极与该源极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该半导体层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内,其中该栅极、该半导体层、该源极与该漏极形成薄膜晶体管;一绝缘层,包含一穿孔且设置于该漏极上;一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该绝缘层上,且部分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延伸至该穿孔内而与该漏极电性连接;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该基板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之间,且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不与该穿孔重叠;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于该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一第一边缘,该漏极于该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一第二边缘,该第一边缘与该第二边缘具有一间距,该间距于垂直该扫描线的该延伸方向上的最短距离为0~4μm。
本发明的显示设备更包括:一对侧基板,与基板相对设置;以及一显示介质,设置于基板与对侧基板间。其中,显示介质更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与对侧基板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透明导电层与漏极间的相对位置具有特殊设计。特别是,第二透明导电层的边缘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可形成第一边缘,而漏极的边缘于基板上的正投影可形成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间的间距于垂直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上的最短距离为0~4μm。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压差影响显示介质(如:液晶分子)的转动,而显示介质的转动与显示装置的穿透率有关。当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重叠的区域越大,则能增加显示介质可随电压改变而转动的面积,因此会提升显示装置的穿透率。若第二透明导电层与漏极重复的区域过大而与绝缘层的穿孔重叠时,会造成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间短路的情形。因此,当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间的间距在此范围内时,除了可增加显示装置的穿透率外,更可避免短路的情形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19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