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连接装置和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51750.5 | 申请日: | 2017-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6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熊辉;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17 | 分类号: | H01M50/517;H01M50/5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李雪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 装置 模组 | ||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连接装置和电池模组。该电池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本体(3),连接本体(3)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夹紧电池的极耳(2)的第一夹持件(1)。其中,第一夹持件(1)包括用于夹持在一个极耳(2)的两侧的第一夹持壁(11)和第二夹持壁(12),第一夹持壁(11)与第二夹持壁(12)的两侧相连并呈一定夹角。本发明的电池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更好地满足多个电池连接的可靠性,极大地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连接装置和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高、体积小、质量轻和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因而锂离子动力电池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尤其应用于电动车领域。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由一定数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装而成,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又是由一定数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装而成的。目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电池的串并联通常是通过在由每个电池延伸出的极耳上开设连接孔,然后使用螺丝紧固,以实现电池的串并联连接。然而,使用螺丝连接容易出现螺丝卡死未锁紧、未锁到位、漏锁等现象,而且使用螺丝连接时,螺丝与极耳之间的连接可因发生振动而导致松脱,从而导致连接不可靠。另外,通过螺丝进行连接也为操作人员的安装工作带来麻烦。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寻求一种电池连接装置,其能够更加简单有效地实现多个电池单体的连接,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连接装置,该电池连接装置能够更加简单有效地实现多个电池的连接,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连接装置。所述电池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夹紧电池的极耳的第一夹持件,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用于夹持在一个极耳的两侧的第一夹持壁和第二夹持壁,所述第一夹持壁与第二夹持壁的两侧相连并呈一定夹角。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夹持壁和/或第二夹持壁上形成有凸齿。
优选地,第一夹持壁与所述第二夹持壁上均形成有彼此相对设置或彼此错开设置的凸齿。
优选地,凸齿沿所述第一夹持壁和/或所述第二夹持壁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优选地,第一夹持壁与所述第二夹持壁中的一者上形成有凸齿,另一者上在对应所述凸齿的位置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凸齿相配合的通孔。
优选地,电池连接装置包括四个分别用于夹紧四个电池的极耳的第一夹持件,四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中的两个和另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本体的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本体的一侧的两个第一夹持件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
优选地,连接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夹持电线的第二夹持件,并且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开口方向相反。
优选地,连接件为板状件,所述板状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和连接所述第一侧的两个第二侧,所述第二夹持件形成在两个所述第二侧的中线上。
优选地,第二夹持件的用于夹持电线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
优选地,凸齿呈锥形。
优选地,所述凸齿上覆盖有用于防止所述凸齿氧化的保护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通过上述电池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1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