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微小空间内气体变化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0122.5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丁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8 | 分类号: | B01D53/28;B01D53/26;B01D53/02;B01J20/26;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微小 空间 气体 变化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结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微小空间内气体变化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小微型密封壳体产品内部的微水份潮湿空气在光滑透明的壳体内表面产生的结雾凝露现象,使得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的光学性能不能正常工作。网络摄像机的透明外壳内部结雾凝露后,监控图象是白花花的一片,此时监控对象处于无效监控状态,会使得不测事件发生;汽车车灯内部结雾凝露后,车灯透明灯罩透光性能急剧下降,影响行车安全。
为此有的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小微型密封壳体产品内部放置干燥剂包或分子筛吸附剂,有的在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小微型密封壳体上开设透气孔,透气孔上覆盖透气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上述措施经使用效果不好;因干燥剂包或分子筛吸附水汽后短时间内就饱和了,造成了短期的效果,干燥剂包或分子筛吸附的水汽要分离出来需要上百度的高温加热才行,而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的一般在-40℃~70℃的工作环境下使用,达不到让干燥剂包或分子筛吸附的水汽可逆分解的温度要求;在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小微型密封壳体上开设透气孔,透气孔上覆盖透气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外部环境(雨雾天气)潮湿的高浓度潮湿空气很快就向小微型密封壳体内部扩散渗透达到饱和水汽状态,此饱和水汽状态的露点与外部的大气环境温度很接近,此时,在风吹或雨打此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的透明光滑壳体后,透明光滑壳体的内表面结雾凝露变得不透明,从而使得摄像机的接收的监控光信号被雾露严重阻隔,监控图象是白花花的一片;汽车车灯内部结雾凝露后,汽车车灯发出的光线被雾露严重阻隔照射不远,车灯灯光变成黄色的光了,车灯透明灯罩透光性能急剧下降,影响行车安全。
有的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小微型密封壳体产品内部放置干燥剂包或分子筛吸附剂,有的在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小微型密封壳体上开设透气孔,透气孔上覆盖透气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上述措施没能解决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小微型密封壳体产品内部的空气凝露结雾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微小空间内气体变化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应用在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小微型密封壳体产品内部的空气湿度调节,解决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等小微型密封壳体产品内部的微水份潮湿空气在光滑透明的壳体内表面产生的结雾凝露现象,使得网络摄像机、汽车车灯的光学性能有效持久的发挥出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微小空间内气体变化的制品,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透气膜和除雾混合物,具有开口的壳体的开口处设有透气膜,具有开口的壳体内设置有除雾混合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除雾混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SiO2气凝胶60%~80%,碳气凝胶0%~10%,高吸水性树脂5%~10%,干燥剂5%~10%,余量为分子筛。
碳气凝胶具备高弹性,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迄今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而“碳海绵”的吸收量是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
二氧化硅气凝胶通常是指以纳米量级超微颗粒相互聚集构成纳米多孔网络结构,并在网络孔隙中充满气态分散介质的轻质纳米固态材料。气凝胶是一种固体,但是99%都是由气体构成,外观看起来像云一样。气凝胶因其半透明的色彩和超轻重量,有时也被称为“固态烟”或“冻住的烟”。二氧化硅气凝胶外观呈白色粉末,无毒。
SiO2气凝胶是一种防热隔热性能非常优秀的轻质纳米多孔非晶固体材料,其孔隙率高达80-99.8%,孔洞的典型尺寸为1-100 nm,比表面积为200-1200 m2/g,而密度可低3 kg/m3,室温导热系数可低达0.012 W/(m·k),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气凝胶材料在热学、声学、光学、微电子、粒子探测方面有很广阔的应用潜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间补水管束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塔
- 下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