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护理床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9211.8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远;孙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08 | 分类号: | A61G7/008;A61G7/0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病人,尤其是重病的不能自理的病人,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所以合适的护理床对于病人的康复及方便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床又分为电动护理床及手动护理床,其目的是便于护理人员进行照顾,便于病人康复。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又出现了各类护理床,既方便了对病人的护理,又丰富病人的精神娱乐生活。
中国专利CN 101632615 B公开了一种智能护理床,包括床底盘和床架,床架和床底盘之间安装有床架升降装置;床架上表面分为三部分,依次安装有背部活动床板、中间床板、腿部活动床板,背部活动床板与床架之间安装有背部床板仰起驱动装置,腿部活动床板与床架之间安装有腿部床板抬起驱动装置,中间床板上开有护理孔;床体上配套有排便吸座、排便吸座自动翻转装置和排便收集处理装置。
上述护理床能够解决较多的病人护理问题,但仍具有以下缺陷:护理床的褥子某个地方与病人长期接触会积累大量细菌和污物,柔软程度也会受影响,而通常更换褥子非常费事,从而导致护理床的操作、清理也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护理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避免频繁更换褥子,提高本护理床的使用便捷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护理床,包括床板、褥子和驱动源一,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沿自身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辊筒,所述驱动源一固定于床板上,且与其中一根辊筒的端部相连接;所述褥子包括承重片与弹性片,所述承重片呈环状,该承重片的内环面与各所述辊筒的筒壁相贴靠,所述弹性片铺设于承重片的外环面上。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护理床在使用时,如褥子的某个部位与病人接触时间较长,需要更换时,无需将褥子取下,只需启动驱动源一,带动其中一根辊筒转动,进而带动与辊筒相抵接的承重片移动,用于与病人贴靠的弹性片同步移动,将与病人长期接触的部分褥子,移动至不与病人相接触的地方,而将干净的褥子区域移动至与病人相接触的地方,被病人污染的部分褥子区域,可以由护工进行清洗,又不会影响护理床的正常使用,提高本护理床的使用便捷性。此外,褥子双层式设计,既可保证能够承受病人的体重,又通过弹性设计保证病人的舒适度;承重层可用皮带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弹性层可采用海绵等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护理床中,所述驱动源一包括与其中一根辊筒相连接的电机一或手轮。通过电机一转动,可带动其中一根辊筒转动,进而带动承重片的移动;同样,可摇动手轮,带动其中一根辊筒转动,进而带动承重片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护理床中,所述辊筒有四个,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床板左右两侧的四个边角上;所述床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的辊面与所述承重片的内环面相贴靠,所述张紧辊与床板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该张紧辊升降的驱动源二。设计有张紧辊后,可通过驱动源二带动张紧辊升降,从而调节承重片的张力,保证承重片的运行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护理床中,所述驱动源二包括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缸体垂直固定于所述床板的下板面,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张紧辊的支架相连接。气缸一的活塞杆伸缩,可带动张紧辊升降,从而调节承重片的张紧度,保证承重片能够正常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护理床中,位于床板左右两侧的下边角处的两个辊筒包括筒体和芯轴,所述芯轴固定于床板上,所述筒体套设于芯轴上且两者转动配合;所述智能护理床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4根气缸二,4根气缸二的活塞杆分别与2根芯轴的两端相铰接,4根气缸二的下端能够立于地面上。设计有气缸二后,当病人需要向右侧翻身时,可控制左侧的气缸二伸出使床板倾斜,同时使得褥子绕床板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病人向右翻身;反过来的原理一样,更加便于病人调整。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护理床中,位于所述床板左侧的气缸二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设计有万向轮后,方便移动护理床,而仅单侧设计,又可保证在停靠时,护理床整体也较为稳定;此外,通过升降一侧的气缸二,在万向轮的作用下,两侧气缸二的间距变小,有利于床通过较窄的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9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哺乳专用床
- 下一篇: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