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少盐浸酸鞣制皮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9179.3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庄君新;刘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富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C1/04 | 分类号: | C14C1/04;C14C1/08;C14C3/04;C14C3/2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少盐浸酸 鞣制 皮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少盐浸酸鞣制皮革的方法,包括将原料软化,恢复鲜皮状态等,以及加入脱灰剂、脱脂剂、软化酶等反复转动,通过人工检测pH、温度以及波美度等工艺,最后控制温度出鼓。本发明通过改进工艺,采用少盐浸酸的工艺鞣制皮革,物理机械性能优异,显著降低了废水中的CL‑浓度和SO42‑的浓度,大大减少了中性盐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革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少盐浸酸鞣制皮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制革过程中的中性盐污染越来越引起制革的重视。由于中性盐不会迅速并明显地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中性盐的积累及其难处理的特点使水土逐渐盐化,生物电解质平衡失调,最终导致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
制革过程中排放的中性盐主要来源于两个工序,一是使用盐腌法保存生皮用的盐,占总排放量的40%~50%,另一工序是浸酸过程中抑制酸膨胀所用的盐,占中性盐总排放量的30%~40%。
目前皮革生产工艺流程为:浸水→浸灰→无氨脱灰→浸酸→有机鞣剂预鞣→白湿皮削匀→有机结合鞣→填充→染色→加脂→挤水绷板→磨革→摔软→涂饰→成品。国内外关注的无盐浸酸技术,主要使用能够抑制裸皮膨胀的无机酸完成浸酸操作,从而减少中性盐污染。
目前的生产工艺还需进一步改进,降低环境污染以及提高皮革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鞣制成革的方法,本发明的少盐浸酸鞣制的成革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优于传统浸酸鞣制的成革,物理机械性能优异。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少盐浸酸鞣制皮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软化,恢复鲜皮状态,除去皮毛加工中不需要的成分,在全厚灰皮通过片皮工序将头层和二层分离;
(2)加入水120%,控制温度为45℃;
(3)加入焦亚硫酸钠0.4% 和脱灰剂0.6%,转动30min,然后将水排出;
(4)继续加入水150%,控制温度为31±1℃, 转动15min,然后将水排出;
(5)继续加入水80%,控制温度为31±1℃;
(6)加入脱脂剂0.3% 和脱灰剂1.1%,转动50min;
(7)检测pH值,控制pH值在8.0±0.2之间;
(8)人工检查脱灰是否透心,检查切口酚酞试剂无色;
(9)加入软化酶0.5%,转动40min,每转动20min后暂停10min;
(10)检测pH值和温度,控制pH值在8.0±0.2之间,控制温度31±1℃;
(11)人工检查是否软化,臀部气泡是否均匀柔软,然后将水排出;
(12)加水400%,控制温度为18±5℃,流水水洗,控制时间为30-40min,然后将水50%排出;
(13)检测pH值,控制pH值在7.5±0.5之间;
(14)加水50%,控制温度为18±5℃,冬天靠近上限值,夏天靠近下限值;
(15)加入工业精盐3%,检测波美度为6.0±0.5;
(16)加入预加脂剂0.4%,添加前将预加脂剂按照1:3温水化开,转动20min;
(17)加入无盐浸酸预鞣剂1.5%,转动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富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富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9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