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8641.8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赖哲光;潘晓林;童翠文;章标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利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211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精馏 型气液油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特别是一种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制冷系统中,一般采用多组分混合的制冷剂和冷冻油进行制冷;由于制冷剂为多组分混合的,冷凝器冷凝时会产生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需要先使用分离器将气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和冷冻油分离,然后再进行热交换、制冷。但是,现有的气液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理想,一般只能达到60%~70%的分离率;在低温工况下,特别是超低温工况下,会出现油堵塞的情况,导致制冷系统的能耗增大,甚至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制冷效果。而且,制冷系统的管道中会存在一些颗粒状杂质,容易导致引流液态制冷剂和冷冻油的毛细管堵塞,导致制冷系统的能耗增大和制冷效果降低。因此,现有的制冷系统用的气液油分离器存在着分离效果不理想、导致制冷系统能耗较高和影响制冷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本发明不仅具有分离效果好的优点,还能够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提高制冷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底部与下壳体顶部通过螺纹连接;上壳体内设置有丝球过滤,丝球过滤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粗目滤网和第二粗目滤网;所述下壳体侧壁上连接有气液油导入管,气液油导入管上位于下壳体内的一端处设有开口向下的弯管段,弯管段下方设置有细目滤网;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和下壳体底部分别设有气态出口和液态出口。
前述的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中,所述下壳体顶部与下壳体外壁底部的连接处设有止口,止口上连接有密封圈。
前述的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中,所述气液油导入管上位于下壳体外侧的一端处设有气液油入口。
前述的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中,所述弯管段位于下壳体内侧的中部。
前述的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中,所述弯管段底端向下的开口呈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30°~60°。
前述的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中,所述液态出口为毛细管连接口。
前述的制冷系统用精馏型气液油分离器中,所述第一粗目滤网和第二粗目滤网与上壳体内壁连接,细目滤网与下壳体内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进了现有的气液油分离器结构,通过设置丝球过滤、第一粗目滤网和第二粗目滤网对上升的气态制冷剂和跟随气态制冷剂上升的冷冻油进行分离,利用丝球过滤中的密集的铜丝将冷冻油吸附,待吸附的冷冻油的量逐渐增加后利用冷冻油的自身重力使冷冻油下滴至下壳体内,防止油堵塞;通过细目滤网能够对气液油导入管开口处自然下落的液态制冷剂、冷冻油和丝球过滤处下滴的冷冻油进行过滤,将其中附带的管道中的颗粒状杂质过滤除去,使液态制冷剂和冷冻油从液态出口流出,防止毛细管被杂质堵塞;从而提高了分离效果,降低了制冷系统的能耗,提高了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螺纹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方便丝球过滤、第一粗目滤网、第二粗目滤网、细目滤网和设有弯管段的气液油导入管的安装、检修和清洗;通过设置弯管段,能够防止气液油进入下壳体时出现乱喷的现象,避免液态制冷剂或冷冻油因乱喷现象而附着在下壳体的侧壁上,进而避免液态制冷剂或冷冻油的循环利用率降低,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此外,本发明还设置了止口和密封圈,能够方便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连接定位和密封;通过将弯管段设置于下壳体内侧的中部,并将弯管段底端向下的开口设置为倾斜开口,能够进一步防止避免液态制冷剂或冷冻油溅射附着在下壳体的侧壁上,通过倾斜设置的开口还能够使液态制冷剂和冷冻油形成滴落的效果,提高液态制冷剂和冷冻油的循环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还能够方便下壳体侧壁的清洗;通过第一粗目滤网、第二粗目滤网还能够对丝球过滤进行限位,确保丝球过滤中铜丝的密集程度,提高对冷冻油的吸附能力,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的组合,能够将分离率提高至99.9%以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节能效果和制冷效果。因此,本发明不仅具有分离效果好的优点,还能够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提高制冷效果,提高液态制冷剂和冷冻油的循环利用率,方便安装、清洗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壳体,2-下壳体,3-丝球过滤,4-第一粗目滤网,5-第二粗目滤网,6-气液油导入管,7-弯管段,8-细目滤网,9-气态出口,10-液态出口,11-止口,12-密封圈,13-气液油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利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利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6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覆膜砂小叶片
- 下一篇:油分系统及空气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