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有缝管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8025.2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沈长明;缪素华;朱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梦之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C22C14/00;C22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有缝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有缝管制造方法,该方法使用的钛合金圆坯的成分为铝7.3‑7.9%、钼0.3‑0.8%、锡2.5‑3.1%、碳0.03‑0.08%、余量为钛,然后以该圆坯为原料进行挤压成型并进行热处理和淬火处理。本发明的钛合金有缝管制造方法以含较少合金元素的圆坯为原料,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钛合金圆坯和成型管材都进行了热处理,还用冷水进行了淬火,这样有利于成型后的钛合金有缝管在焊接时吸收更多的焊接应力,减少冷裂纹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钛合金有缝管的可焊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管制造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钛合金有缝管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钛合金材料的重要性,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并得到了实际应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代开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钛合金有缝管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管材,目前制造钛合金有缝管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钛合金有缝管在成型后进行焊接的时候,会在较大焊接应力的作用下出现冷裂纹,直接影响了钛合金有缝管的正常使用,经过分析表明,要减少冷裂纹的发生概率必须减少钛合金的合金元素,扩大钛合金的淬火范围,从而提高钛合金有缝管的可焊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钛合金有缝管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钛合金有缝管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①对钛合金圆坯进行热处理,钛合金圆坯的成分为铝7.3-7.9%、钼0.3-0.8%、锡2.5-3.1%、碳0.03-0.08%、余量为钛,将钛合金圆坯埋入石英砂中并放入热处理炉,加热到800-860℃,保持40-50分钟,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②将钛合金圆坯在车床上切削,去除钛合金圆坯的表皮得钛合金毛料,将毛料加热到600-660℃,然后放入挤压机进行挤压,挤压出的管材的尺寸根据需要设定,挤压温度控制在900-960℃,挤压速度为1-1.3米/分;
③对挤压完成的管材进行水冷降温,待温度降低到室温后,将管材埋入石英砂中并放入热处理炉,以15℃/分的速度加热到500℃,保持10-15分钟,然后以20℃/分的速度加热到700℃,保持5-8分钟,然后以40℃/分的速度降到300℃,保持10-15分钟,再以50℃/分的速度加热到600℃,保持20-25分钟后直接取出,对管材进行水冷淬火;
④对管材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包装出货。
本发明的钛合金有缝管制造方法以含较少合金元素的圆坯为原料,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钛合金圆坯和成型管材都进行了热处理,还用冷水进行了淬火,这样有利于成型后的钛合金有缝管在焊接时吸收更多的焊接应力,减少冷裂纹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钛合金有缝管的可焊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①对钛合金圆坯进行热处理,钛合金圆坯的成分为铝7.3%、钼0.3%、锡2.5%、碳0.03%、余量为钛,将钛合金圆坯埋入石英砂中并放入热处理炉,加热到800℃,保持50分钟,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②将钛合金圆坯在车床上切削,去除钛合金圆坯的表皮得钛合金毛料,将毛料加热到600℃,然后放入挤压机进行挤压,挤压出的管材的尺寸根据需要设定,挤压温度控制在900℃,挤压速度为1米/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梦之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梦之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