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O2协同堆积工序从高硅石煤中提取钒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48015.9 申请日: 2017-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675611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程先忠;张瑞华;李建芬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轻工大学
主分类号: C22B34/22 分类号: C22B34/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0023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mno2 协同 堆积 工序 硅石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湿法冶金提钒技术,尤其是一种MnO2协同堆积工序从高硅石煤中提取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煤是一种遍布于全世界,储量十分丰富的含碳沉积岩(又称黑色页岩),伴生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如钒、银、铜、镍等,属于一种低品位的多金属矿石,在我国多以含钒石煤作为钒开发的资源。含钒石煤根据硅、钙、铁、碳的含量分为高硅、高钙、高铁、高碳石煤。石煤中的有机碳含量通常在5%左右,以卟啉化合物的形式包裹着含钒硅酸盐,使矿物晶体结构中的钒不易被暴露。石煤提钒的传统技术为钠化焙烧-水浸法,该方法由于焙烧过程中产生Cl2、HCl、SO2等气体污染环境和钒回收率低(仅为40%-50%),己不符合发展的需要而受到了限制。为了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先后有人提出了钙化焙烧-碳酸盐浸出法,氧化焙烧-酸浸或碱浸法,氧压酸浸法,硫酸直接浸出法等新工艺。这些方法虽然在环保和金属回收率方面较钠化焙烧-水浸法有一定改进,但仍有许多缺点,特别是适应性差,提钒效果波动大。

石煤中大部分的钒,是以V3+呈类质同象形式取代硅铝酸盐矿物中的Al3+,Ti3+,Fe3+等进入粘土矿物晶格中,钒被硅酸盐和有机质包裹着,如果要从石煤中有效提取钒必须破坏其结构,同时要将低价钒V3+转化为V(IV)或V(V),因为高价钒才能溶于酸和水。脱碳可以将石煤中的炭质去掉,高温焙烧既能去掉有机质、又能将低价钒转化为高价钒。因此,目前现有的提钒方法主要是围绕焙烧工艺开展的。靳林等(靳林,普世坤,李善吉. 从高硅高碳钒矿中回收钒的工艺研究[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2011, 39(2): 6-9)在实验室里对高硅高碳钒矿采用500℃焙烧-硫酸浸取-P204萃取提钒的工艺制备钒,浸取溶液加热到85-95℃时,钒浸出率可达98.52%;此方法在浸取时需要加热到85℃以上,能耗值大。古映莹等(古映莹,庄树新,钟世安,周建良,田俊杰.侯淼淼.硅质岩钒矿中提取钒的无污染焙烧工艺研究[J]. 稀有金属,2007,31(1): 102-106)对河南省某地硅质石煤采用碱性添加剂进行焙烧,在高温条件下破坏硅氧四面体的晶格结构,然后用5% H2SO4溶液浸取钒,发现钒的浸出率为70.53%,该方法需要大型窑炉焙烧。樊刚等(樊刚,李旻廷,魏昶,李存兄,邓志敢. 高硅石煤氧压酸浸中硅的行为研究. 矿产综合利用,2008,(4): 6-8)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35% H2SO4溶液、添加辅助剂、并通入氧气进行钒的浸取,浸取率最高为70%,该方法浸取率也不高,需要使用高压反应釜。综上所述,目前对高硅石煤石煤为原料的提钒方法中,其中有的需要进行高温焙烧,有点需要特殊装置,特别是浸取溶液需要加热到90℃以上,在实验室进行理论研究比较适合,但是在工业上进行大规模提取钒时,存在投资大、能耗高,浸取率低的缺点。

本专利从堆浸提取金方法中得到启示,结合湖北某地高硅石煤的特点,提出了硫酸+生物质+氧化剂堆积预处理-水浸取石煤中钒的方法。该方法无须对高硅石煤进行焙烧或脱碳,直接将原料粉碎与生物质、氧化剂、浓硫酸先后搅拌混合,输送到特制的堆积池中进行堆放,便可以用水浸取钒。经大规模化生产的验证,能有效提高钒的浸出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无废气污染,是一种全新的、环境友好型的提钒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方法不足,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MnO2协同堆积工序从高硅石煤中提取钒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污染、提高钒浸出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

发明原理:本发明利用高硅石煤与浓硫酸混合后产生的巨大热量,在堆积过程进行炭化和化学反应。首先是硫酸渗透到硅酸盐晶格中,将矿物晶格破坏,并与矿物中各种硅酸盐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难溶的SiO2,使晶格中的钒暴露出来;其次将矿物表面的有机物炭化,生成单质碳。最后是MnO2(氧化剂)将暴露出的低价V(III)和V(IV)氧化为V(V),V(V)容易用水或稀酸溶液浸取,有利于进一步制备V2O5。整个堆积过程中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1)硫酸与有机质发生炭化放热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