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显示设备的车辆以及用于车辆的遮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7626.1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辉;刘旺;吴国彬;艾惠灵;郑晓鹏;余蔚;赵亮;蔡路益;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显示 设备 车辆 以及 用于 遮挡 装置 | ||
1.一带有显示设备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具有一显示屏幕;和
一车辆本体,其中所述车辆本体包括一车辆主体和至少一遮挡装置,所述车辆主体具有一乘坐空间,所述显示设备以所述显示屏幕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并且所述显示设备被保持在所述乘坐空间,其中所述遮挡装置被设置能够阻挡所述车辆的外部的光线直接照射到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显示屏幕,从而避免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显示屏幕反光;
所述遮挡装置具有一透明度可调的遮挡区域,当所述遮挡装置包括一内透明层、一外透明层、一遮挡发生器以及至少一遮挡部时,所述内透明层和所述外透明层被相互重叠地设置,以在所述内透明层和所述外透明层之间形成所述遮挡装置的一调节空间,并且所述遮挡装置在所述调节空间对应的区域形成所述遮挡区域,其中所述遮挡部被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遮挡发生器,其中所述遮挡发生器被设置使所述遮挡部被移动和被保持在所述调节空间,以调节所述遮挡区域的透明度;
所述遮挡装置具有一透视区域,其中所述透视区域形成所述车辆主体的侧方玻璃的另一部分,或者所述透视区域重叠于所述车辆主体的侧方玻璃的另一部分,并且所述遮挡装置的所述透视区域对应于所述车辆主体的后视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遮挡装置形成所述车辆主体的侧方玻璃的至少一部分,以藉由所述遮挡装置阻挡所述车辆的外部的光线在所述车辆的侧部方向直接照射到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显示屏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遮挡装置能够重叠于所述车辆主体的侧方玻璃的至少一部分,以藉由所述遮挡装置阻挡所述车辆的外部的光线在所述车辆的侧部方向直接照射到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显示屏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遮挡装置被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的车体的侧部或者顶部,或者所述遮挡装置被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的车门,以使所述遮挡装置能够重叠于所述车辆主体的侧方玻璃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遮挡装置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遮挡装置的所述遮挡区域形成所述车辆主体的侧方玻璃的一部分,或者所述遮挡区域重叠于所述车辆主体的侧方玻璃的一部分,其中所述遮挡区域的透明度在被调节后能够阻挡所述车辆的外部的光线直接照射到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显示屏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遮挡装置的所述透视区域和所述遮挡区域一体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当所述遮挡装置包括一内透明层、一外透明层、一间隔元件、一遮挡发生器以及至少一遮挡部时,其中所述间隔元件被设置在相互重叠的所述内透明层和所述外透明层之间,以在所述内透明层和所述外透明层之间形成所述遮挡装置的一调节空间,并且所述遮挡装置在所述调节空间对应的区域形成所述遮挡区域,和在其他的区域形成所述透视区域,其中所述遮挡部被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遮挡发生器,其中所述遮挡发生器被设置使所述遮挡部被移动和被保持在所述调节空间,以调节所述遮挡区域的透明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当所述遮挡装置包括一内透明层、一外透明层以及一遮挡发生器时,其中所述内透明层和所述外透明层被相互重叠地设置,以在所述内透明层和所述外透明层之间形成所述遮挡装置的一调节空间,并且所述遮挡装置在所述调节空间对应的区域形成所述遮挡区域,其中所述遮挡发生器被设置使所述调节空间内充满雾气,以藉由雾气形成一遮挡部,从而调节所述遮挡区域的透明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76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遮物帘的多功能外封盖
- 下一篇:一种基于车载OLED屏的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