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镶嵌塑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6875.9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8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光芯制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C45/4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孟凡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镶嵌 塑胶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镶嵌塑胶模具,包括:依次安装的前模板、自动预埋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前模中板、模芯、后模中板、顶针板和后模板;所述自动预埋装置包括:储料板,储料板上设置多个预置孔,并在储料板上开设进料口以及连通进料口和预置孔的储料槽;所述自动预埋装置包括:支撑板、顶板、顶杆和动力缸,动力缸伸出时,推动顶杆穿过预置孔将螺母顶出,并穿过前模芯上的顶杆孔将螺母压靠固定在模芯的型腔内。采用以上方案,本发明提的自动化镶嵌塑胶模具,能实现镶嵌螺母注塑自动化,保证螺母镶嵌稳固度,提升注塑效率,同时有效避免螺母掉落,提高产品合格率,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屏外壳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镶嵌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都需要一个外壳来承载以及组合其他部件,这些外壳多采用塑胶注塑而成,并在其上设置多个螺母以进行固定安装。安装时塑胶外壳的平整度对于显示屏尤为重要;如果是户外使用的有防水要求的产品,需要加防水皮时,安装的平整度和密闭性就更加重要;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塑胶外壳上稳固、抗拉的螺母来实现。
早期的螺孔是直接随外壳注塑而出,虽然可以起到连接件的功用,但毕竟是塑胶材料制成,多次拆卸后螺纹很易损坏,因而出现了将铜螺母嵌入塑料产品的方法,这样多次拆装后螺纹也不易损,保证连接的稳固。常用的螺母嵌入方法有两种,各有利弊:
一种是热熔植入,即外壳成型后,在其表面预留的位置进行高温螺母的二次热熔植入,冷却后螺母就与塑胶产品固化为一体。此工艺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缺点是螺母的包胶稳固度不够,产品在后续拆装过程可能出现螺母被拉出的情况,导致产品出现平整度异常,户外产品会出现漏水现象导致显示屏出现故障。
另一种方法是铜螺母预埋注塑镶嵌,即在注塑外壳时,将螺母作为配件直接预装到模具内部进行注塑,一次成型。此种方式螺母的包胶稳固,缺点是注塑时安装螺母时间较长;另外,螺母在合模前装入,在模具合模和注塑过程中,螺母可能因模具的运动而发生掉落,导致产品出现缺少螺母的情况;更有甚者,螺母掉入模具内部其它位置,造成产品不良,严重的会导致模具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镶嵌塑胶模具,沿袭模具内镶嵌注塑成型时螺母稳固度高的优点,同时解决螺母易掉落以及人工装夹螺母效率低的不良问题。
一种自动化镶嵌塑胶模具,包括:依次安装的前模板、前模中板、模芯、后模中板、顶针板和后模板,所述模芯包括前模芯和后模芯,分别安装到所述前模中板和后模中板上,所述后模板上设一容置所述顶针板的通槽,所述顶针板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后模中板并插入后模芯的顶针,且可于所述通槽内沿顶针轴向移动;还包括:设置在前模板和前模中板之间的自动预埋装置和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预埋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储料板,所述前模板、支撑板、储料板和前模中板依次固定设置;所述储料板的与螺母嵌入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多个可以容置单个螺母的预置孔,并在储料板的与前模中板接触的面上开设进料口和储料槽,所述进料口开设在储料板的上部,其上部敞口,下部通过多个所述储料槽分别与一个预置孔连通;所述自动预埋装置还包括:顶板以及分别垂直设置在顶板前后端面上的顶杆和动力缸,所述顶板容置于支撑板上预留的顶板孔内;所述动力缸的另一端插装固定在所述前模板内,动力缸伸缩驱动顶板在顶板孔中滑动;所述顶杆对应每个所述预置孔各设置一个,动力缸伸出时,推动顶杆穿过预置孔将螺母顶出,并穿过前模芯上的顶杆孔将螺母压靠固定在模芯的型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外置的振动盘与螺母滑道,所述振动盘设置在所述储料板上部的模具架上,所述螺母滑道的上端与振动盘的出口连通,螺母滑道的下端与储料板的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槽的宽度和深度与单个螺母的规格相适配,使螺母在储料槽内依次单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前端同轴设置一个与螺母内孔相适配的定位芯轴,使螺母保持水平且一端抵靠在顶杆与定位芯轴形成的台阶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光芯制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光芯制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6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隔热板材
- 下一篇:一种阻性‑双共振复合吸声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