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枝状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7K、生产及其介导质粒DNA转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6566.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松;郭晓霞;唐伟;柳项;段茹;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肽泽(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07K1/06;C07K1/04;C12N1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43075 湖北省武汉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枝 状人源性 细胞 穿膜肽 hpp7k 生产 及其 质粒 dna 转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树枝状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7K、生产及其介导质粒DNA转染方法。hPP7K是新型的树枝状人源性细胞穿膜肽,在C端或N端共价或非共价连接标记物或载物分子,并携带标记物或货物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细胞穿膜肽hPP7K属于人源性细胞穿膜肽的改进与修饰,免疫原性低,安全低毒;穿膜效果显著,效率高于hPP10;细胞穿膜肽hPP7K由固相合成而得,成本较低,便于质量管控。可携带标记物或货物分子跨膜进入多种细胞,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跨膜运输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一种人源性细胞穿膜肽、生产及其介导质粒DNA转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大多数疾病都需要在分子水平进行诊断治疗,而面对细胞膜,许多具有体外生物活性大分子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从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克服大分子在体内的转运障碍,人们发展出各种技术。使用病毒载体,虽然转运效率高,但其潜在的毒性不可忽视。非病毒的方法,像电穿孔、显微注射等方法对细胞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可能损伤甚至破坏细胞膜。而非侵袭性的方法如脂质体,要求在低酸环境下使膜失去稳定性从而释放药物进入胞浆,对人体生理环境中药物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的树枝状大分子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树枝状大分子作为载体具有延长药物有效治疗浓度在血液循环中的保留时间、保护药物免受生物环境破坏、毒副作用小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从而显著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20世纪90年代初,Haensler等研究表明树枝状聚合物可进行高效的基因转移。树枝状大分子的表面高密度的氨基可与DNA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并在空间上高度压缩,作为非病毒型载体将DNA和寡核苷酸等遗传物质高效输送到细胞中,从而具有调节反义抑制的功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发现了一些肽和蛋白质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且多种运载分子也可以与这些肽和蛋白质连接并易位进入细胞内。这些肽和蛋白质载体构成一种新的很有潜力的药物运输载体,即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它是一大类由10-30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也称为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locationdomain,PTD)。这些肽分子不会产生细胞膜的永久性损伤,并且毒性低。特别是人源性穿膜肽(hCPP),其与其他生物来源地CPPs相比,hCPP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小,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少(如hPP10公开号:102863516A),但对于hPP10来说,其介导质粒DNA转染的效率较低,影响其作为药物胞内运载工具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结合树枝状大分子高效转染及hPP10低毒的优点,合成生产了一种新型的树枝状人源性细胞穿膜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树枝状人源性细胞穿膜肽、生产及其介导质粒DNA转染方法,以克服现有穿膜肽存在的转染效率低、潜在不安全因素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除了一种新型的树枝状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7K,其氨基酸其序列表达如下:
本发明的树枝状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7K,能够与生物小分子共价或非共价作用相互结合,并携带生物小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所述树枝状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7K在C端或N端共价或非共价连接标记物或载物分子,并携带标记物或货物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优选的,所述标记物选自由荧光素、生物素、亲和基团所组成的组;
优选的,所述货物分子选自由糖类、多肽、蛋白、药物分子前体、纳米粒子、纳米微球所组成的组。
本发明的树枝状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7K生产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肽泽(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肽泽(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6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