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及试剂套装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46437.2 申请日: 2017-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6857141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6
发明(设计)人: 邱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 邱德文
主分类号: A01N63/22 分类号: A01N63/22;A01N63/38;A01G17/00;A01G7/06;A01G13/00;A01P21/00
代理公司: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代理人: 王苑祥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柑橘 黄龙 方法 试剂 套装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及试剂套装,属于农业植物种植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50‑150kg/亩的使用量将生石灰施加至柑橘果园的土壤;B、按照100‑250kg/亩的使用量向柑橘果园的土壤中施加含有微生物菌的有机肥料;C、每30‑40天向柑橘植株喷雾或灌根植物免疫诱导剂一次,使用量100‑150g/亩,连续使用3‑5次。以生石灰调节土壤酸度,配合使用有机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结构和质量,借助生物菌配合植物免疫诱导剂促进柑橘植株根系活力、提高柑橘抗病性,从而高效、绿色防治柑橘黄龙病,促进柑橘植株健康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植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及试剂套装。

背景技术

黄龙病是一种广泛蔓延、且危害极大的柑橘病害,广泛发生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美国、佛罗里达州、柑桔生产的主要基地,黄龙病严重爆发,约50%以上的柑橘树被感染了柑橘黄龙病。黄龙病病原是由柑橘木虱Diaphorinacitri传播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柑橘树的韧皮部,结果如黄脉硬化症状,柑橘树叶片发生斑驳和黄化,有时会被认为是锌或镁缺乏。染病植物的典型症状包括黄脉硬化、斑块和斑点、黄化叶和果实小,根部发黑腐烂果实不能成熟,且果实为苦和酸性,经济价值大大降低,给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砍除黄龙病病树、化学农药防止柑橘木虱和培养无毒苗是控制柑桔黄龙病发生的主要防治措施,在世界范围内,黄龙病给柑橘果农产生的损失高达上千万,极大地威胁着柑橘产业,这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强烈关注。

在中国,黄龙病发病日趋严重,究其原因,柑橘果园中速效氮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酸化是导致黄龙病爆发力度逐年上述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数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柑橘品种需要在pH5-7条件下才能较好的生长,而近几年柑橘果园氮肥的使用量约每公顷525公斤,且逐年增加,相比30年前使用量增加一倍之多,过度使用氮肥导致柑橘果园土壤酸化,广西、江西和湖南的柑桔园土壤pH为4.5-5.5,这大大影响了柑橘树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柑橘树对氮,铁,锌,和B的吸收的最佳pH为6。在酸性条件下(pH5.0以下),B、Zn、Mg元素不能被有效吸收,由于柑橘不能有效吸收所需的元素从而导致柑橘叶片黄化,根系活力下降,导致植物发育较差,并减少从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导致柑橘黄龙病常常与缺素症同时发生。上述诸多原因造成柑橘黄龙病日趋严重,其带来的损失也急速加大,在中国江西,果园有30%的柑橘树被黄龙病所感染,并要求砍除。在中国湖南,黄龙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已达30-50%。

目前,防止或控制柑桔黄龙病的主要方法是砍树、杀灭木虱和无毒苗,但这些措施具有诸多弊端,砍树一方面给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并不能有效根除黄龙病及致病菌,还存在二次污染;杀灭木虱场用到许多化学除虫剂,对环境、植株及果实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时影响食品安全,且对于已染病的果实植株效果甚微,经济损失仍然很大;无毒苗近些年受热捧,是柑橘产业的一大喜讯,但无毒苗并不抗病,只代表苗木在出圃时无毒无病,对栽培环境的要求很高,并不能有效防治黄龙病的感染。随着人们对黄龙病发病原因了解的深入,用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是改善土壤酸化的传统方法。CN 104255351 B 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和调节土壤pH 值为5.5 ~ 7.5,配合采用含有甲壳素和稀土的有机水溶性肥、含有甲壳素、稀土元素的叶面肥与有机硅的混合液和含芽孢杆菌的生物肥来进行治理柑橘黄龙病,其中所涉及的肥料诸多,步骤繁琐,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理,发病树体只有一半恢复健康,其治理效果较差,投入与挽回的经济损失相差无几,不适于大面积推广。

因此,开发新的、效果良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及产品是挽救柑橘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德文,未经邱德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6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