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烘制的玻璃纤维纱团内部水分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6215.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林;魏亚杰;万维维;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李炳生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烘制 玻璃纤维 内部 水分 测试 方法 | ||
一种高频烘制的玻璃纤维纱团内部水分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在温度20‑26℃、湿度55‑75%的环境下进行,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待取样纱团;(2)待取样纱团外圈纱线去除;(3)确定挖样点位置;(4)挖取测试样品;(5)进行含水率测试;(6)数据分析。本发明所需工具及设备有割丝刀、不锈钢尺、签字笔、密封袋、电子天平(精确至0.1mg)、烘箱、试样皿、干燥器,该方法可及时测得高频烘制纱团内部的含水率,有效避免因烘制不完全导致的质量问题,有助于高频烘箱的推广使用,可充分发挥高频烘制工艺具有的产品毛羽量少、烘制速度快等优点,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烘制的玻璃纤维纱团内部水分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烘制工艺是否良好对玻纤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频烘箱凭借其烘制速度快、产品产生毛羽量少等优点,逐渐成为一些高端玻纤产品的烘制设备。但高频也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存在一定的烘制盲点,易出现纱团内部没有完全烘干的现象。为避免出现含水率超标的质量问题,必须对高频烘箱烘制的玻纤纱团内部含水率进行测定。
“GB/T 9914.1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中公开的内容是目前对于常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通用的含水率测试方法,该标准涉及的方法概要如下:从纱团表面绕取一定长度的纱线,将纱线称重后放进烘箱烘干,取出后再称重,计算含水率。从取样方法可知该标准只能测试纱团内一定长度纱线的含水率,即常规纱团的含水检测,而不适用于高频烘制工艺下的纱团内部盲点区域含水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高频烘制的玻璃纤维纱团内部水分的测试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频烘制的玻璃纤维纱团内部水分的测试方法,所述的测试方法在温度20-26℃、湿度55-75%的环境下进行,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待取样纱团:在高频烘箱出口选择一个外观良好的玻璃纤维纱团,用签字笔在纱团与托纱架板接触的部位端面做标记,该标记的形状为与纱团直径基本重合的直线,用热缩袋将纱团装好从纱架取下,送至络纱区调理温度;(2)待取样纱团外圈纱线去除:将调理至室温的纱团放置于纱架上,取下热缩袋,用签字笔在距离纱团外圈1cm处的端面做好标记,开始用络纱机去除外圈纱线,直至端面的1cm标记处为止;(3)确定挖样点位置:从步骤(1)中做的端面标记开始,沿着纱团端面每90°确定一个点位,则共计四个点位,以端面每个点位为中心在对应的纱团表面画出10cm*5cm的长方形框,将四个点位按位置编号为1#、2#、3#、4#,并在对应样品密封袋的标签上注明,以防混淆;(4)挖取测试样品:用割丝刀沿着1#点位长方形框的内边用力划,确保每条边都划至深度1cm处,这样就得到了体积形状为10cm*5cm*1cm的玻璃散丝,迅速将散丝挖出,放入1#密封袋中密封;按上述方法依次挖出2#、3#、4#长方形框的样品,放入对应密封袋,迅速将样品送至物性检测室待测含水率;(5)进行含水率测试:从干燥器中取出四个试样皿,用电子天平称重,记录为M;再从四个密封袋分别取出部分样品依次放入四个试样皿中,记录称得总重M1;将样品连同试样皿一起放进温度设定为105℃的烘箱中,烘干一小时以上,取出称重并进行记录为M2,则含水率H=(M2-M)/(M1-M);(6)数据分析:对比四个样品的含水率与出厂指标,可知本次测试数据有无异常,判断该样品烘制效果良好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可及时测得高频烘制纱团内部的含水率,有效避免因烘制不完全导致的质量问题;
2、有助于高频烘箱的推广使用,可充分发挥高频烘制工艺具有的产品毛羽量少、烘制速度快等优点,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6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