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激励信号的产生方法、装置及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5765.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怀;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志强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激励 信号 产生 方法 装置 手机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械领域的一种运动激励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全民运动正成为一种时尚生活。其中,快步走和慢跑等简单的有氧健身运动尤其得到大众喜爱。不过,这些运动往往需要长时间进行,容易感觉累和疲劳,导致很多人难以坚持。如何减轻运动过程的疲劳感,目前相关技术很少。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公开这样一种运动激励信号的产生方法及其装置,这种运动激励信号能够追随使用者的运动节奏且保持准确同步,从而能够减轻运动的疲劳感。
第一发明人发现,人体在进行快走、跑步这类由具有周期性和节奏性的重复动作构成的运动时,如果能够同时从外界听到一种节奏明显的声音信号,且该声音信号的节奏跟运动动作的节奏同步,则这时能够明显减轻运动的疲劳感。第二发明人分析发现其原因是跟人脑的神经活动有关,当驱动机体运动的运动皮质的神经活动的活动节律,跟接收感觉信息的感觉皮质的神经活动的活动节律一样时,容易引起两部分的相关神经元在这一活动节律上处于更强烈的兴奋状态,从而掩盖(抑制)了其他不同节律的感觉信息(疲劳感)的输入,于是减轻了运动时的疲劳感。详细的脑神经工作机制可参考申请人之前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基于人脑工作机制的记忆和思维模拟装置”(申请号:2015107802671),和“铁调素在制造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新用途”(申请号:2016103834771)等文件的说明书所附的研究资料,前者涉及人脑的系统性的工作机制,后者着重涉及人脑中的运动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
要利用这一原理,以便运动时减轻疲劳感,关键在于必须使运动动作的节奏跟外界激励声的变化节奏同步,“踏准节拍”才有效果,节奏稍微不同步便失去效果。所以,本发明同日申请的实用新型设计这样的激励声产生装置,其能够产生和发出运动激励声,且带有周期调节器,使激励声的节奏可以通过周期调节器由使用者自己调节,在运动时调节出某种合适节奏的激励声,然后使用者便跟随激励声进行运动,以减轻运动疲劳感。
而本发明采用更巧妙方法来实现这一效果,反过来使激励声节奏跟随使用者的运动节奏而自动调整,无需使用者任何操作便能够使两者节奏严格同步。本发明的运动激励信号(也即激励声)的产生方法,包括采用电子电路模块和发声器件来产生和发出具有明显节奏感的激励声,且这种激励声的节奏是可调整的;采用一个运动传感器来检测使用者的运动变化;电子电路模块接收运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取得使用者的运动节奏,以此来调整激励声的节奏,(也即以运动动作的变化周期来调整激励声的变化周期),使激励声节奏能够跟随并同步于运动动作的节奏,(也即使激励声的变化周期跟随运动动作的变化周期)。
相应的,本发明的运动激励信号产生装置,包括有电子电路模块和发声器件(喇叭或耳机),其特征在于:电子电路模块和发声器件能够产生和发出具有明显节奏感的激励声(也即激励信号),且这种激励声的节奏是可调整的;还包括一个运动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穿戴于使用者身上的运动部位,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运动变化;电子电路模块接收运动传感器的信号,取得使用者的运动节奏,以此来调整激励声的节奏,(也即以运动动作的变化周期来调整激励声的变化周期),使激励声的节奏能够跟随并同步于运动动作的节奏,(也即使激励声的变化周期跟随运动动作的变化周期)。
本发明既可以是做成一个独立的装置,如电子手环,也可以跟手机结合在一起。所以,本发明同时公开一种具有运动激励功能的手机,(指目前常见的采用智能电路通过运行软件来实现多种功能的智能手机),手机(相当于本发明的装置)的电子电路模块和发声器件能够通过运行程序来产生和发出具有明显节奏感的激励声,且这种激励声的节奏是可调整的;还包括一个运动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穿戴于使用者身上的运动部位,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运动变化;手机的电子电路模块接收运动传感器的信号,取得使用者的运动节奏,以此来调整激励声的节奏,(也即以运动动作的变化周期来调整激励声的变化周期),使激励声的节奏能够跟随并同步于运动动作的节奏,(也即使激励声的变化周期跟随运动动作的变化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强,未经徐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5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