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用电瓶放置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5748.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李惠林;颜廷坤;刘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用电 放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用电瓶放置箱。
背景技术
电瓶,“二次电池”,放电后经充电可继续使用的电池,有铅蓄电池、镍铁蓄电池和镍镉蓄电池等,铅蓄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负极是铅,以稀硫酸溶液作为电解质,放电(使用)时,正、负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硫酸溶液浓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充电,用外电源充电时,可使电极和溶液回复原状,经充电后便可继续使用。
电瓶箱是用来装电瓶的箱子,使电瓶整体放入到电瓶箱内,现有的电瓶箱在电瓶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影响电瓶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多为水冷却或风冷却方式,结构比较复杂,水冷却容易渗水,发生电瓶烧坏事故,且箱子的底部大都不含防潮结构,使箱内电瓶受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瓶放置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瓶箱在电瓶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影响电瓶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多为水冷却或风冷却方式,结构比较复杂,水冷却容易渗水,发生电瓶烧坏且箱子的底部大都不含防潮结构,使箱内电瓶受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电瓶放置箱,包括顶盖组件一、顶盖散热片、顶盖散热铜片、顶盖组件二、箱体组件一、箱体散热铜片、箱体散热片、网格底座、箱体组件二和电瓶,所述顶盖散热片和顶盖散热铜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顶盖组件一、顶盖散热片和顶盖组件二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箱体散热铜片和箱体散热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箱体组件一、箱体散热片和箱体组件二通过螺栓相连接,且网格底座位于箱体组件二的底侧,所述电瓶放置在箱体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电瓶的底面放置在箱体散热铜片的顶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顶盖散热片与箱体散热片的两侧端面,分别伸出顶盖组件一和箱体组件一的左右端面一段距离。
优选的,所述顶盖散热片与箱体散热片的两侧端面外围应安装有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汽车用电瓶放置箱采用铝合金与铜相镶嵌的方式进行对电瓶放置箱内的电瓶进行冷却,使电瓶放置箱结构简单,通过叠加螺栓连接的方式,使顶盖和箱体两处铝合金镶嵌铜结构分别被压在顶盖和箱体组织结构内部,使铜片直接与电瓶底面相连接,当电瓶发出大量的热量时,可以通过铜片快速度将热量传递给铝合金散热片,完成散热,且为了使整个电瓶放置箱底部防潮,还设计了网格式结构的底部,不但使放置箱内的电瓶远离箱底防止受潮,网格结构还减轻了重量,提高了抗压性,使整个箱体更坚固定耐用,综上所述本设计电瓶放置箱结构简单,散热性好,防潮抗压,且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瓶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顶盖各组件安装位置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顶盖各组件安装位置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箱体各组件安装位置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箱体各组件安装位置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仅顶盖散热片和顶盖散热铜片形装及两者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仅箱体散热铜片箱体散热片形装及两者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中:1、顶盖组件一,2、顶盖散热片,3、顶盖散热铜片,4、顶盖组件二,5、箱体组件一,6、箱体散热铜片,7、箱体散热片,8、网格底座,9、箱体组件二,10、电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电瓶放置箱,包括顶盖组件一1、顶盖散热片2、顶盖散热铜片3、顶盖组件二4、箱体组件一5、箱体散热铜片6、箱体散热片7、网格底座8、箱体组件二9和电瓶10,顶盖散热片2和顶盖散热铜片3通过螺栓连接,顶盖组件一1、顶盖散热片2和顶盖组件二4通过螺栓连接,箱体散热铜片6和箱体散热片7通过螺栓连接,箱体组件一5、箱体散热片7和箱体组件二9通过螺栓相连接,且网格底座8位于箱体组件二9的底侧,电瓶10放置在箱体的内腔中。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电瓶10的底面放置在箱体散热铜片6的顶端面上,使电瓶10的底面直接与散热铜片6接触,使电瓶产生的绝大部分热量通过箱体散热铜片6传递给箱体散热片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5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实体结构的电池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快速更换电池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