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化炉的涡流室以及熔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5353.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2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千佳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宫本工业所 |
主分类号: | F27D27/00 | 分类号: | F27D27/00;C22C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译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周壁 熔化炉 涡流室 内表面 搅拌空间 熔融金属 内周壁 搅拌熔融金属 非接触型 搅拌器 熔化室 突出壁 圆筒状 上端 底壁 飞散 配置 团块 闭塞 侧面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化炉的涡流室以及熔化炉,在将团块投入熔化炉的涡流室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防止熔融金属的飞散。本发明的熔化炉的涡流室具备:设置在熔化室(1)的侧面的外周壁(21);配置在外周壁的半径方向内侧的内周壁(22);闭塞外周壁的下端的底壁(23);以及搅拌空间,其是形成在外周壁与内周壁之间的熔融金属的搅拌空间(24),利用配置在外部的非接触型搅拌器(3)的作用搅拌熔融金属。并且,外周壁具备:内表面呈圆筒状的外周壁主体(21a);以及从外周壁主体的内表面中的比外周壁主体的内表面的上端靠下侧的位置沿着周向突出的内向突出壁(21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以铝合金为代表的金属的处理材料进行熔化的熔化炉中的投入处理材料的涡流室以及熔化炉。
背景技术
作为熔化炉的涡流室的一例,公知具备圆筒状的周壁、配置在周壁的内侧的隔热筒、以及将周壁与隔热筒之间的下方闭塞的底壁的涡流室(专利文献1)。
在使用包括该涡流室的熔化炉的情况下,驱动配置在隔热筒的内侧的非接触型搅拌器,使涡流室内的熔融金属呈涡旋状回旋,向该成为涡旋状的熔融金属中投入处理材料。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处理材料公开了切削屑、饮料罐、粉碎材料或长条材料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485777号公报
然而,作为处理材料的一例,存在称作团块(briquette)的材料。团块通过冲压加工制造而成,是使规定量的切削屑缩小体积并固化成块状而成的。另外,成为团块原料的切削屑是在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时产生的,附着有切削液。因此,在团块的内部含有微量的切削液。
若将这样的团块投入到熔化炉的涡流室,则可能在团块熔化的过程中,熔融金属猛烈地飞散。
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团块中的液体(切削液)。当将团块投入到熔融金属中时,由于涡流室的内部空间是单纯的圆筒状,因此团块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在熔融金属中竖直地向下方下沉,团块的外表面整面被熔融金属覆盖。于是,团块从外表面整面接受熔融金属的热量,至其内部一下子达到高温,团块中的液体一下子成为气体而要膨胀。但是,由于气体的周围被团块自身覆盖,因此团块的内部形成高压,团块在无法承受该高压的瞬间破裂,熔融金属可能顺势飞散。
顺便说明的是,即便将切削屑投入涡流室,也不会像团块那样有熔融金属飞散的情况。其理由在于,切削屑仅在其表面附着有液体,故而即便浸渍到熔融金属中,也仅是液体瞬间成为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将团块投入到熔化炉的涡流室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地防止熔融金属的飞散。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熔化炉的涡流室具备设置在熔化室的侧面的外周壁、配置在外周壁的半径方向内侧的内周壁、闭塞外周壁的下端的底壁、以及在外周壁与内周壁之间使熔融金属回旋的圆筒状的内部空间。并且,外周壁具备内表面呈圆筒状的外周壁主体、以及从外周壁主体的内表面中的比外周壁主体的内表面的上端靠下侧的位置沿着周向突出的内向突出壁。
内向突出壁只要沿外周壁主体的内表面的周向突出即可,例如,也可以沿周向的整周的一部分突出,但为了尽可能延长熔融金属中的团块在内向突出壁之上滚动而回旋的时间,优选采用如下方式。
即,内向突出壁遍及外周壁主体的内表面整周形成。
内向突出壁的上表面不限制是否为水平,但为了使投入到内向突出壁之上的团块容易在熔融金属中熔化,优选采用如下方式。
即,内向突出壁形成为上表面随着朝向半径方向内侧而降低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宫本工业所,未经株式会社宫本工业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53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