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5219.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许权南;文旷瑜;易斌;许振辉;于娜;彭伟威;高婧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77;F24F110/10;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目标人体的心率、体表温度和目标人体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根据心率确定目标人体的舒适温度范围,其中,舒适温度范围为令目标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的温度范围;根据目标人体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和舒适温度范围向空调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按照目标温度控制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其中,目标温度为舒适温度范围的中心温度;在向空调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之后,根据体表温度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调整目标温度。本发明解决了无法根据人体冷热程度自动控制空调器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对空调进行控制时,大多采用空调器配置的摇控器控制空调的运行,即便少数智能空调设备可以通过智通终端对空调进行控制,但依然需要用户对空调的运行模式以及运行的目标温度进行设定。而用户自行设定的目标温度未必是用户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因此需要频繁的对空调运行的目标温度进行调整。特别地,在用户工作时,尤其是用户进入睡眠状态时,不方便对目标温度进行调整,导致用户无法一直处于舒适的环境中。
现有技术对于上述的问题,目前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无法根据人体冷热程度自动控制空调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目标人体的心率、体表温度和所述目标人体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心率确定所述目标人体的舒适温度范围,其中,所述舒适温度范围为令所述目标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的温度范围;根据所述目标人体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和所述舒适温度范围向所述空调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按照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其中,所述目标温度为所述舒适温度范围的中心温度;在向所述空调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之后,根据所述体表温度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目标人体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和所述舒适温度范围向所述空调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按照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包括: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舒适温度范围的最大值或者小于所述舒适温度范围的最小值;如果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舒适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所述目标温度进行制冷;如果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舒适温度范围的最小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所述目标温度进行制热。
进一步地,在向所述空调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之后,根据所述体表温度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目标温度包括:检测所述体表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情况;在所述体表温度上升的温度超过第一阈值时,降低所述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目标温度降低的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上升的温度相匹配;在所述体表温度下降的温度超过第二阈值时,升高所述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目标温度升高的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下降的温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在向空调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之后,根据所述体表温度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目标温度包括:检测所述体表温度变化预设温度的时长;在所述体表温度上升预设温度的时长小于第三阈值时,降低所述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目标温度降低的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上升预设温度的时长具有映射关系;在所述体表温度下降预设温度的时长小于第四阈值时,升高所述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目标温度升高的温度与所述体表温度下降预设温度的时长具有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体表温度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目标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环境温度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的变化温度;根据所述变化温度生成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空调器的风量大小,其中,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内所述变化温度未达到预设变化温度时,增大所述空调器的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5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