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阿莫西林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4819.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马慧丽;王荣端;康辉;王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47/34;A61K9/30;A61K31/43;A61P31/04;C07D499/68;C07D499/18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13124 | 代理人: | 李国聪 |
地址: | 0500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莫西林 | ||
1.一种新的阿莫西林片,其特征在于,该新的阿莫西林片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阿莫西林250g、微晶纤维素243g~315g、乳糖826g~896g、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34.7:65.3)0.10g~0.5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58g~72g、硬脂酸镁8g~12g、欧巴代85G6099141g~55g、纯化水164g~220g;
其中,所述阿莫西林为新晶型的阿莫西林,如式(I)所示,使用Cu-Ka射线测量得到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在2θ为11.62±0.1°、16.29±0.1°、17.51±0.1°、20.04±0.1°、20.80±0.1°、22.32±0.1°、23.01±0.1°、27.56±0.1°处显示特征峰;所述新晶型的阿莫西林的差示扫描量热图谱在163℃-168℃有一个吸热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阿莫西林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晶型的阿莫西林,使用Cu-Ka射线测量得到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在2θ为5.78±0.1°、11.82±0.1°、12.57±0.1°、13.78±0.1°、15.73±0.1°、16.84±0.1°、18.81±0.1°、19.28±0.1°、23.44±0.1°、24.69±0.1°、25.08±0.1°、27.80±0.1°、28.82±0.1°、33.06±0.1°、33.71±0.1°处显示特征峰;所述新晶型的阿莫西林的差示扫描量热图谱在166.50±2℃处有吸热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的阿莫西林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晶型的阿莫西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阿莫西林粗品加入一定配比的甲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溶剂中,加热至回流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进而形成混合溶剂体系,然后降温冷却析晶,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新晶型的阿莫西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的阿莫西林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阿莫西林粗品与甲醇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重量g:体积ml:体积ml之比为10:65~75:12~16;所述混合溶剂体系中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和无水乙醇的体积ml比为65~75:12~16:6~10;所述的降温冷却析晶,其温度降为0~15℃;所述的洗涤,其使用的溶剂为石油醚;所述的真空干燥,其干燥所使用的温度40~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阿莫西林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比为34.7:65.3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乙交酯与L-丙交酯按照34.7:65.3的重量比放入三口烧瓶中,加入乙交酯质量0.78%的催化剂辛酸亚锡和乙交酯质量0.33%的引发剂十二烷醇,抽真空至10Pa,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185℃,反应6h,停止搅拌,维持真空度保温8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用少量二氯甲烷溶解产品,再用溶液体积12倍量的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抽滤,反复进行3次,最后所得共聚物产品在真空干燥箱中45℃减压干燥3h,得重量比为34.7:65.3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
6.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的阿莫西林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处方量新晶型的阿莫西林化合物原料药过100目筛,辅料过60目筛,备用;按处方重量配比称取阿莫西林、微晶纤维素和乳糖,及50%处方量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50%处方量的硬脂酸镁和43%处方量的重量比为34.7:65.3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混合均匀,干法制粒;称取57%处方量的重量比为34.7:65.3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50%处方量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50%处方量的硬脂酸镁,与上述颗粒混匀;将上述物料在压片机上进行压片,得阿莫西林素片;将阿莫西林素片在高效包衣机中进行包衣,包衣粉为欧巴代85G60991,用包衣粉4倍重量的纯化水,搅拌均匀以将包衣粉分散均匀,制备成包衣液备用,包衣完毕,得阿莫西林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未经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48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血装置的击发结构
- 下一篇:腔镜下静脉采血针套件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