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脑电控制的手机操作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4812.X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昊;李晓星;王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昊;李晓星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37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控制 手机 操作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电信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脑电控制的手机操作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从1983年第一台手机DynaTAc 8000x的诞生,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其功能也从一开始单纯的语音通话到现在的可以安装使用各种软件。为了让用户更加方便的使用手机,工程师门设计开发了各种功能以使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手机,比如开/关机、滑动切换界面、屏幕方向切换/锁定、亮度自动调节以及手机的加/解锁等功能,其中,手机的加/解锁功能为用户使用手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手机的加/解锁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防止用户的意外操作,如防止用户在打电话时误碰到其他的按键,导致触发了不需要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对手机加密,防止他人在未经主人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手机,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用户一般是通过按键触发、屏幕触发、环境特征触发或者生物特征触发对手机进行各项操作。以手机加/解锁功能的操作为例,包括按键式解锁即通过触发一个按键功能来操控手机的加/解锁;基于用户输入特征匹配的解锁即基于触摸输入和图形用户界面通过识别用户输入特征与预设的特征是否匹配来进行解锁;基于感应环境特征的解锁即通过硬件装置感知手机的外部环境,然后根据感知来自动解锁;基于生物特征的解锁即通过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来来判断是否为合法用户并解锁等。
但是现有的手机操作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特殊人群无法通过上述一般操作方式对手机进行操作,现有的手机操作方式在某些方面的使用具有局限性。二是,一些特殊目的手机操作,如果使用上述一般的操作方法,无法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三是,由于手动操作相比于“大脑想法”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因此,通过手部操作手机还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脑电控制的手机操作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手机操作方法使用时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脑电控制的手机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手机接收当前操作者的脑电波的专注度信息,并将接收的专注度信息与手机预先设定的比较信息进行比对:
当比对结果正确时,执行相应操作。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脑电控制的手机操作系统,该系统包括:
通信模块、接口模块、手机操作执行模块以及脑电信号采集装置;
接口模块通过通信模块搜索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并与搜索到的脑电信号采集装置进行链接;
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将当前操作者脑电波的专注度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接口模块;
接口模块将接收到的专注度信息与接口模块中预先设定的比较信息比对,并在比对结果正确时控制手机操作执行模块执行相应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脑电信号是一种包含多种频率分量的复杂综合波,其频率的主要变化范围在0.5-100Hz左右,根据脑电信号可以获取操作者当前的专注度,当在手机中设定了与手机主人相匹配的比较信息后,只有手机主人以及与手机主人相似的专注度值的人才可以实现对手机的操作。与传统的手机操作方法相比,使用面较广,适合一些特殊群体及一些特殊目的应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手机主人的专注度,进而设置较高的比较信息,提高手机操作的难度,进一步提高手机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脑电控制的手机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脑电信号实现手机解锁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脑电控制的手机操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脑电实现手机解锁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所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控制的手机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至S2:
S1、手机接收当前操作者的脑电波的专注度信息,并将接收的专注度信息与手机预先设定的比较信息进行比对:
S2、当比对结果正确时,执行相应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比较信息是技术人员通过大量实验的到的一个用来与手机操作者专注度进行比较的信息。
进一步地,比较信息为专注度阈值或者专注度区间。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包括:
当手机接收到的专注度信息大于预先设定的专注度阈值时,执行相应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昊;李晓星,未经李云昊;李晓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4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