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扭载荷下的高温多轴应力应变关系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4114.X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尚德广;李道航;王巨华;任艳平;李芳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荷 高温 应力 应变 关系 建模 方法 | ||
1.一种拉扭载荷下的高温多轴应力应变关系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实施步骤为,
步骤1):利用单轴试验数据拟合模型参数,并利用单轴应力应变迟滞回线进行验证;
步骤2):分析拉扭加载下各个多轴分量的应力应变状态;为表达明确,对全文的下标x,y,z,xy,xz,yz做如下规定:对圆柱形试样的某一点,x代表轴向,y代表周向,z代表径向;xy、yz、xz用于表达基于x、y、z物理含义的剪应变或剪应力的方向,xy用于表达法向为x方向的平面上指向y方向的剪应变或剪应力,对圆柱形试样代表扭转方向的剪应变或剪应力;考虑各向同性材料特性,在全文中规定用下标“_”表示6分量的张量,张量的6个方向依次对应x,y,z,xy,xz,yz方向;应变张量
步骤3):将加载过程细分为多个载荷步,并利用屈服准则判别每一个载荷步是弹性加载还是非弹性加载,屈服判据为:
f=J(
其中f为屈服函数;
步骤4):依据步骤(3)的判定,对拉扭应变加载下的弹性载荷步,先确定应变增量张量Δ
其中,符号Δ代表增量;Δ
对塑性载荷步,按三个步骤求解应力状态:先根据粘塑性公式和屈服面流动法则确定塑性应变增量Δ
根据粘塑性公式和屈服面流动法则确定塑性应变增量张量Δ
其中,f为屈服函数值,Z和n为粘塑性常数,Δp为累积塑性应变p的增量;上标“′”表示某张量的偏量,
在拉扭应变加载下,根据应力状态σy=0,σz=0,反求出塑性载荷步中的应变增量Δ
Δ
其中,G、K1、K2均为弹性常数,G为剪切模量,K1为体积模量,K2为拉梅系数;和均为已求出的塑性应变增量张量Δ
根据径向回流法求解多轴应力增量:
其中,应变增量张量Δ
步骤5):重复步骤3)和步骤4)计算每一个载荷步直至加载完毕;在工程上,对照模型预测结果和高温拉扭试验结果所画出的应力应变迟滞回线,发现塑性应变、应力峰谷值和回线形状均较为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41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