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为城轨列车生成ATO速度控制命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976.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杨飞凤;吴磊;徐文轩;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B61L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生成 ato 速度 控制 命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城轨列车生成ATO速度控制命令的方法,包括速度命令生成系统,其创新在于:所述速度命令生成系统由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模块、外部档案模块和处理模块组成;所述速度命令生成系统先对各个子线路进行处理,生成多个多模态Pareto前沿解集,然后根据多个多模态Pareto前沿解集获得多个备选方案,根据备选方案即可求解出ATO速度控制命令;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为城轨列车生成ATO速度控制命令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获得符合多目标优化目的的多个备选方案,方法的搜索全面性较好,收敛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轨列车自动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为城轨列车生成ATO速度控制命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中,能耗的主要形式为用电能耗,其中,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的能耗最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降低能耗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对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以减少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现有技术在针对前述问题进行研究时,大多将列车控制策略和列车时刻表作为两个独立的对象进行分析,而实际上这两个过程是相互关联的,并且都会对列车运行能耗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如何降低列车运行能耗的问题时,应将前述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如黄友能,宫少丰等提出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城轨列车节能驾驶优化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16(2):119-124)即是将列车的节能驾驶策略和列车时刻表同时优化,其具体手段是:第一阶段,在站间运行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获得列车在站间的节能驾驶策略,得到列车运行时间和能耗的关系,第二阶段,先计算出站间最小运行时间,在全线路多站间总运行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求得总预留时间,然后,再将该总预留时间分配给各个站间,对整个线路的驾驶策略进行优化,生成优化的列车时刻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发明人对前述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其还存在如下缺陷:
1)列车运行能耗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多目标优化问题,即以运行时间最少和能耗最低同时作为优化目的;前述方案中,其目标函数是在运行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从处理手段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单目标优化问题,从而降低处理难度,显然,这种处理方式是不符合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特点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重要特点就是不同目标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排斥,以运行时间不变为条件来设立的目标函数显然难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时间和能耗的关联性;
2)采用前述方案时,只能得到一个Pareto最优解,且该解的获得与转换过程中目标参数的设定有很大关系,若欲获取到更多的Pareto最优解,则需通过多次选取不同的权重组合、多次独立运行PSO来进行寻优才能得到,处理过程十分繁琐。此外,列车在站间的节能驾驶还存在多模态选择问题,若将多模态选择问题考虑进去,则将进一步增大处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3)前述方案需根据先验知识来选取合适的权重参数,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将会导致产生不同的Pareto最优解,这就要求操作者要对问题有着较为充足、全面的认识,而要求操作者对问题的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4)在处理列车以运行时间和能耗为目标的实际问题时,时间和能耗有不同的物理意义且度量单位不同,目标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或加权,虽可用无量纲化来处理目标函数,但又会增加算法的复杂性,且会引起目标空间的改变,导致无法正常利用决策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为城轨列车生成ATO速度控制命令的方法,包括ATO系统和速度命令生成系统,所述速度命令生成系统能为ATO系统生成ATO速度控制命令,所述ATO系统能根据ATO速度控制命令对列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命令生成系统由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模块、外部档案模块和处理模块组成;
所述方法包括:
设某一运营线路上存在n+1个站点,位置相邻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路段记为一个子线路,则该运营线路中存在n个子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