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螯合树脂及预处理方法和贵金属脱除方法以及不饱和共聚物加氢液中脱除贵金属催化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928.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佟辉;毕海鹏;邵明波;关敏;刘天鹤;李建成;徐林;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J3/00 | 分类号: | C08J3/00;C08F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预处理 方法 贵金属 脱除 以及 不饱和 共聚物 加氢 催化剂 | ||
1.一种贵金属的脱除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贵金属元素的溶液与螯合树脂进行接触,所述贵金属为第VIII族贵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树脂为经预处理的螯合树脂,其特征在于,螯合树脂的预处理方法为:将螯合树脂与预处理液进行接触,所述螯合树脂含有巯基、硫脲基团、异硫脲基团、氨基磷酸基团和氨基羧酸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预处理液含有C1-C4的烷基一元醇和C3-C6的烷基一元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烷基一元醇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正丁醇和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烷基一元酮为丙酮、2-丁酮、2-戊酮、3-戊酮和2-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预处理液与所述螯合树脂的体积比为1-20:1,所述螯合树脂的基体为苯乙烯型聚合物,所述螯合树脂为大孔型螯合树脂,所述螯合树脂的比表面积为50-250m2/g,所述苯乙烯型聚合物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处理液与所述螯合树脂的体积比为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处理液与所述螯合树脂的体积比为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羧酸基团为亚氨基二乙酸基团和/或氨基乙酸基团,所述氨基磷酸基团为氨甲基磷酸基团和/或亚氨基二甲基磷酸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在20-3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接触的持续时间为1-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元素计,所述溶液中的贵金属的质量含量为3-1000p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贵金属为钌、铑和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在40-12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接触的持续时间为6-48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在60-120℃的温度下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液与螯合树脂的体积比为2-30: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液与螯合树脂的体积比为5-10:1。
12.一种从不饱和共聚物加氢溶液中脱除贵金属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贵金属催化剂的不饱和共聚物加氢溶液与螯合树脂进行接触,所述贵金属为第VIII族贵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螯合树脂为经预处理的螯合树脂,其特征在于,螯合树脂的预处理方法为:将螯合树脂与预处理液进行接触,所述螯合树脂含有巯基、硫脲基团、异硫脲基团、氨基磷酸基团和氨基羧酸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预处理液含有C1-C4的烷基一元醇和C3-C6的烷基一元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烷基一元醇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正丁醇和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烷基一元酮为丙酮、2-丁酮、2-戊酮、3-戊酮和2-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预处理液与所述螯合树脂的体积比为1-20:1,所述螯合树脂的基体为苯乙烯型聚合物,所述螯合树脂为大孔型螯合树脂,所述螯合树脂的比表面积为50-250m2/g,所述苯乙烯型聚合物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处理液与所述螯合树脂的体积比为1-10: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处理液与所述螯合树脂的体积比为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9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