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870.0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绣山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00 | 分类号: | E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倪志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管道 清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清淤箱,清淤箱内设有清淤管以及清淤轴,清淤箱内滑移设有驱动清淤轴转动的清淤电机,清淤轴上设有与清淤轴同步转动的内齿轮以及外齿轮,清淤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具有与内齿轮啮合的第一状态以及与外齿轮啮合的第二状态,清淤箱内设有驱动主动齿轮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切换的驱动装置。使用时,清淤电机的主动齿轮与外齿轮啮合,清淤电机驱动清淤轴转动,实现管道的清淤,当清淤板出现卡死现象之后,驱动装置驱动主动齿轮移动,将主动齿轮切换到第二状态,此时清淤轴的反向转动,使清淤轴从卡死状态退出,提高了清淤过程中的效率以及清淤装置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淤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路面的杂物越来越多,当雨量过大时,杂物会随着雨水进入下水道,造成堵塞,而传统的清淤方法则是人工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清淤,不仅清淤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
因此,公告号为CN204385880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包括清淤箱,清淤箱内转动设有清淤管,在清淤管外套设有清淤轴,清淤轴的端部设有清淤板,清淤管连接有储罐以及吸取泵,工作时,清淤轴转动,清淤板将阻塞管道的杂质粉碎,随后,吸取泵将杂质吸入储罐内,实现市政管道的清淤。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市政管道内情况十分复杂,在清理时,当清淤板发生卡死之后,此时只要将清淤轴反向转动下,即可解除卡死,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清淤装置,清淤轴仅仅只能单向转动,在发生卡死之后,只能停止清淤,否则电机过载容易出现损坏,手动清除掉杂质之后,再继续使用清淤装置进行清淤,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在发生卡死之后可以反向转动清淤轴提高了适应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包括清淤箱,清淤箱内设有清淤管以及套设在清淤管外的清淤轴,所述清淤箱内滑移设有驱动清淤轴转动的清淤电机,所述清淤轴上设有与清淤轴同轴且同步转动的内齿轮以及外齿轮,所述清淤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具有与内齿轮啮合的第一状态以及与外齿轮啮合的第二状态,所述清淤箱内设有驱动主动齿轮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切换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清淤电机的主动齿轮与外齿轮啮合,此时主动齿轮处于第二状态,清淤电机驱动清淤轴转动,实现管道的清淤操作,当清淤板出现卡死现象之后,清淤轴无法转动,此时,驱动装置驱动主动齿轮移动,将主动齿轮切换到第一状态,主动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此时即可实现清淤轴的反向转动,即可使清淤轴从卡死状态退出,提高了清淤过程中的效率以及清淤装置的适应性。
作为优选,所述清淤箱内设有滑座,所述滑座沿内齿轮径向滑移,所述清淤电机固定在滑座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切换电机,所述切换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与滑座螺纹连接的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换电机转动之后,螺杆驱动滑座滑动,清淤电机会顺着主动齿轮的径向滑动,由于主动齿轮是设置在清淤电机上的,因此,即可实现主动齿轮在清淤箱内的移动,实现主动齿轮的啮合对象的切换;螺纹连接具有自锁功能,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锁定结构,简化了结构,同时调节过程十分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清淤箱内沿清淤轴的轴向滑移设有动触点,在清淤箱内设有静触点以及在清淤轴转动时驱动静触点远离动触点的第一驱动件;在清淤轴停止转动时驱动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的第二驱动件,动触点以及静触点与切换电机串联,在清淤箱内还设有在动触点滑移时交替导通的正向驱动电路以及反向驱动电路,正向驱动电路驱动切换电机正转,反向驱动电路驱动切换电机反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绣山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绣山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