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847.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3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萍;徐学农;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3/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2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饲养 双尾新小绥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食源并增加食源数量,之后在捕食螨饲养培养台上对捕食螨双尾新小绥螨进行饲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食源充足,捕食螨数量增加快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土耳其斯坦叶螨人工饲养捕食螨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Ugarov et Nikolski)隶属真螨目(Acar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idae),叶螨属(Tetranychus),是多种农作物上的重要害螨。土耳其斯坦叶螨在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和中东等地,在国内主要分布在新疆,土耳其斯坦叶螨可对棉花、玉米、高粱、枸杞、豆类、油菜、花生、啤酒花、苜蓿、蔬菜等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Wainstein,1962)属于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新小绥螨属(Neoseiulus Hughes),是新疆近年发现的新纪录捕食螨,其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葱蓟马Thrips tabaci均有很好的捕食作用。
新疆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有气候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冬季严寒的特点。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Wainstein,1962)主要分布在新疆,对于新疆气候及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用其对农业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可明显减少农药使用量对生态环境友好,在农业生产尤其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自然环境中的双尾新小绥螨生长缓慢,不能形成对害螨的捕食作用。
因此,一种能大幅提高双尾新小绥螨数量的人工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利用土耳其斯坦叶螨人工饲养捕食螨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以确保双尾新小绥螨饲养食源的持续共赢,长期大量产出,以满足科研试验研究及农业生产需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食源并增加食源数量,之后在捕食螨饲养培养台上对捕食螨双尾新小绥螨进行饲养。
本发明的关键技术点是不仅要解决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大量饲养及纯化问题,还在双尾新小绥螨饲养过程中高效的利用产生的各螨态的捕食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a、选择食源:选择土耳其斯坦叶螨作为饲养双尾新小绥螨食源;
b、增加食源数量,具体步骤如下:
①、接螨:在温度24~26℃,湿度40-60%,光照周期16L:8D条件下,将土耳其斯坦叶螨接种在植物菜豆叶片上,按照3~8头土耳其斯坦叶螨/片的量接种,所述菜豆植株培养在培养基中,所述培养基为营养土和珍珠岩按照重量比1:0.8~1.5的比例混合;
②、培养:培养3~10天,使每片菜豆叶片上的土耳其斯坦叶螨数量大于150头;
c、饲养双尾新小绥螨:具体步骤如下:
①、选择捕食螨饲养培养台,该捕食螨饲养培养台的结构如下:包含一个上部开口的盒状体,培养台体的开口处设有遮挡住该开口的上盖,所述上盖为透气避光的密纱网,所述培养台体内设有高度低于培养台体高度,且边缘不与培养台体内壁接触的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的上部设有暗色的薄膜,所述培养台体内设有水,水面高度低于吸水海绵的高度;
②、接种双尾新小绥螨:将双尾新小绥螨接种在暗色的薄膜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色夹调控母猪背膘的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芫菁昆虫的饲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