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虾混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3814.7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廖英杰;邓登;詹玉春;杨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澳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9;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虾 混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虾混养方法,属于鱼虾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2011年开始,受区域限制(盐度低、水源差)等多方面的因素,潮汕地区(40万亩)对虾养殖业一直困扰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窘况,华南、华东地区对虾精养高投入带来高利润的回报是潮汕区域养殖户所无法企及的,大部分的养殖户(汕头市朝南区、潮州市澄海区、揭阳市牛田洋区)开始提高四大家鱼放养密度,减少对虾养殖风险,甚至有很多养殖户直接将塘口出租,被迫外出务工。经过市场调查(227位养殖户提供数据),潮汕地区对虾养殖存活率只有1成,2015年对虾平均产量557.5斤/亩,2016年对虾产量也只有564.8斤/亩,个别区域亩产不到500斤。
潮汕区域水资源的恶化加剧、土苗质量退化,同时,养殖户一直选择低质饲料,导致这种鱼虾混养模式不能持续下去。对虾养殖存活率低,养殖户每年不断加大投苗量,苗种成本增加;饲料选择上,养殖户喜欢选择低价、低质的对虾配合饲料,甚至部分养殖户全年都是用鱼虾混养料进行养殖,导致收虾规格小,产量低;水环境恶化,动保产品投入逐年攀升。以前的对虾养殖放苗模式已不再适用现有的养殖行情,急需寻找一种提高苗种存活率、出虾规格大的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虾苗存活率,缩短虾苗投放量,降低虾苗成本的鱼虾混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虾混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建准备:以20亩土池为标准,在池塘一角用80目筛绢网围成一个1亩的小型池塘或用推土机修建一个1亩左右的土池;根据标粗水面大小设置不同鼓风机等供氧设施,按照1亩水面大小配备1台1.1KW的鼓风机,每亩标粗池塘匹配8个直径为1.2米的纳米管圆盘,均匀分布于池塘各个角落;
b、标苗工作:按照1瓶澳华肥水宝/4亩+1包澳华加酶利生宝/2亩的标准进行肥水,3天即可达到理想水色;按照20亩标准,每亩放苗25万计,每年4月1日至4月7日进行第一次标苗,投苗量占全年投苗量40%,即200万虾苗,标苗周期为25天,同时,可以将鱼苗放入大池塘养殖;每年5月1日至5月7日进行第二次标苗,投苗量占全年投苗量32%,即160万虾苗,标苗周期为20天;每年6月1日至6月7日进行第三次标苗,投苗量占全年投苗量28%,即140万虾苗,标苗周期为15天;
c、打底和喂料:放苗之前用混合饲料打底,以500万尾土苗计算:虾奶粉5kg+正肠宝4瓶+虾蟹活力宝4包,泡料1.5小时,放苗前45分钟泼洒4包解维宝,放苗前30分钟把打底料沿池边撒一圈;对虾在0.5cm~2cm时,每天按照100万虾苗需求1kg虾奶粉进行投喂,每日三餐,提高虾苗的抗病力和活力;对虾在2cm~5cm时,按照8%的日投饵料进行投喂虾安康0号和1号碎料,每日三餐,每餐以10斤虾安康+2包护肝宝+1瓶正肠宝的搭配套餐内服,增强对虾抵抗力;
e、虾苗出塘:当三次标苗的对虾规格达到5cm时,立即打开围网和小池塘闸口,将虾苗放入大型池塘进行养殖;
f、成虾养殖和收获:在后续对虾养殖中,选择饲料品质高一点的饲料,以对虾配合饲料为主,减少鱼虾混养料的投喂,降低水质污染,6月份即可进行抓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苗种存活率、增加出虾规格、提高产量、缩短养殖时间,提高养殖户养殖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鱼虾混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建准备:以20亩土池为标准,在池塘一角用80目筛绢网围成一个1亩的小型池塘或用推土机修建一个1亩左右的土池;根据标粗水面大小设置不同鼓风机等供氧设施,按照1亩水面大小配备1台1.1KW的鼓风机,每亩标粗池塘匹配8个直径为1.2米的纳米管圆盘,均匀分布于池塘各个角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澳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澳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8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鳗鲡的投喂方式
- 下一篇:节能型水锤鱼菜共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