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693.6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4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秦靖德;斋藤拓宏;村崎龙博;绵田侑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0R22/26 | 分类号: | B60R22/26;A44B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环 装置 | ||
本发明得到在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能够抑制在连结部件与中间部件的连结部分产生转动力矩的扣环装置。本扣环装置从钢丝绳(40)赋予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槽(44)的内侧壁面(44A)的按压力(F1)与赋予将盖板(60)固定于支承板的第1固定螺栓的按压力相同,沿着从车辆内侧观察而通过盖板(60)的盖板固定片(62)的盖板第1孔部(66)的中心的假想线(L1),相互朝向相同的方向。因此,在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能够抑制在盖板(60)产生转动力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对驱动单元进行驱动而使扣环移动的扣环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有如下扣环装置,即:由金属线等构成的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中间部通过中间部件而弯曲,移动部件凭借驱动单元的驱动力而沿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移动,由此,使设置于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前端部的扣环移动(作为一个例子,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在这种扣环装置中,在形成为中间部件与车辆侧之间设置连结部件且经由连结部件将中间部件固定于车辆侧的结构的情况下,若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中间部件从移动部件受到载荷,从而在连结部件与中间部件的连结部分产生转动力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44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目的在于得到当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能够抑制在连结部件与中间部件的连结部分产生转动力矩的扣环装置。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扣环装置具备:扣环,其能够与设置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织带的锁舌卡合;移动部件,其长边方向前端侧与上述扣环卡止;驱动单元,其通过输出的驱动力使上述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基端部沿上述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移动,从而使上述扣环移动;中间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并使上述移动部件弯曲;以及连结部件,其具有与车辆侧的支承部连结的第1连结部和连结有上述中间部件而对上述中间部件进行保持的第2连结部,上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作用于上述第1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沿着作用于上述第2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扣环装置,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与车辆侧的支承部连结,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连结有中间部件而对该中间部件进行保持。此处,由于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作用于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沿着作用于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因此,能够抑制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产生转动力矩。
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扣环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记载的扣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而在上述第1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以及在上述第2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分别为一个部位,在上述第2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相对于在上述第1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而配置在作用于上述第1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
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扣环装置中,在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而在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以及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分别为一个部位。此处,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相对于在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而配置在作用于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因此,在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产生转动力矩。
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扣环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记载的扣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结部以及上述第2连结部的至少一方在多个部位具有在上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而作用有载荷的部分,上述多个部位的各自的载荷的合力的方向沿着从上述移动部件赋予上述中间部件的载荷的方向。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扣环装置,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以及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的至少一方在多个部位具有在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作用有载荷的部分。此处,上述多个部位的各自的载荷的合力的方向沿着从移动部件赋予中间部件的载荷的方向。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产生转动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