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管理的智能印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283.1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4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周银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宏伟芯片印章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1/02 | 分类号: | B41K1/02;B41K1/52;B41K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管理 智能 印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管理的智能印鉴,所述智能印鉴包括上主体与下主体,所述上主体用于在纸面上留下印记,所述上主体接受管理员的远程控制,所述下主体可以与上主体相连接,用于封堵所述上主体的印面;所述上主体,其包括体身,印面,封堵件,触发点,解封按键,印鉴墨水,印鉴电路;所述下主体,其包括下主体盖,触发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鉴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管理的智能印鉴。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印鉴一般为在软/硬质材料上雕刻形成印鉴图案,在平时需要妥善保管,在用印时需要将印鉴印面部分与印泥相接触,因此传统印鉴具有不易保管,用印无记录,丢失后易被盗印等缺点。
目前,对盖有印鉴的纸件真实性进行判断时只能通过印鉴纹路对比等初级判断手段,判断准确性基于纸件保存完整度,印鉴完整度,印鉴纹路清晰度等,判断结论主观性较大,在印鉴丢失等情况下无法进行科学的真实性判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管理的智能印鉴,所述智能印鉴包括上主体与下主体,所述上主体用于在纸面上留下印记,所述上主体接受管理员的远程控制,所述下主体可以与上主体相连接,用于封堵所述上主体的印面。
所述上主体,其包括体身,印面,封堵件,触发点,解封按键,印鉴墨水,印鉴电路。
所述印面,其位于所述体身的下端面。
所述封堵件,其与所述体身相连接,用于阻止所述印面与纸面的接触。
所述触发点,其位于所述体身上,用于感应所述上主体是否与下主体相连接。
所述解封按键,其设置于所述体身上,用于向管理员PDA发出解封申请。
所述印鉴墨水储存于所述体身内,所述印鉴墨水连接至印面,用于为印面提供着色。
所述印鉴电路,其与所述印面,封堵件,触发点,解封按键相连接,并与管理员PDA,以及电脑和/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用于控制所述上主体的工作。
所述下主体,其包括下主体盖,触发圈。
所述下主体盖用于封堵所述印面。
所述触发圈用于与所述触发点相接触,用于使得所述触发点能够感知所述上主体与下主体的连接状态,所述触发圈还用于使得上主体与下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封堵件,其与所述体身相连接,用于阻止所述印面与纸面的接触,当所述印鉴电路接收到管理员PDA发出的解封指令后,所述印鉴电路控制所述封堵件解封,用印人员通过按压使得印面穿过所述封堵件与纸面相接触,当印面离开纸面后封堵件解除解封状态,使得印面重新被封堵。
所述印鉴电路与管理员PDA采用验证机制进行双向通信;所述验证机制为在数据传输前首先进行发送端真实性校验。
所述发送端真实性校验为,所述印鉴电路与所述管理员PDA进行的通信包括校验阶段与数据传输阶段两部分,在进行通信时,发送端首先根据预定校验码生成规则生成一校验码,并发送至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校验码后根据预定校验规则进行校验,若校验通过,则进入数据传输阶段,若校验不通过,则接收端等待下一次校验。
所述验证机制还包括根据所述印鉴所处的安全状态进行不同安全等级的通信。
当校验不通过时,接收端向所有与其通信连接的设备发送风险提示,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所有与其通信连接的设备切换至备用预定校验码生成规则及备用预定校验规则。
所述印面,其包括固定图文部分,印面二维码部分,印面时间部分。
所述固定图文部分,其可以在纸面上形成固定的图形和/或文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宏伟芯片印章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六安宏伟芯片印章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网印刷装置
- 下一篇:四柱式丝网刷机自动离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