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150.4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7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魏立梅;袁乃华;范晨;曾奇志;朱玉梅;周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36/00;H04W36/08;H04W3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孙清然;王琦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媒体 广播 业务 接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接收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UE需要进行小区重选或者切换时,判断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是否属于同一MBSFN区域;当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属于同一MBSFN区域时,所述UE保存可以在目标小区使用的MBSFN区域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小区重选过程或切换过程,其中,所述UE按照所述MBSFN相关区域配置信息,在所述目标小区内接收组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采用本发明,可以在MBSFN方式下有效减少UE进行小区重选或切换时的MBMS业务中断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的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3GPP协议中MBMS业务的承载有两种:单播承载和组播承载。单播承载是网络与具体用户设备(UE)之间建立的点到点(PTP)承载,在单播承载下,MBMS 业务发送给具体的UE。组播承载则是一个点到多点(PTM)承载,在组播承载下, MBMS业务在建立组播承载的小区内广播。
以组播承载的MBMS业务有两种发送方式:多媒体广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 方式和单小区点到多点(SC-PTM)方式。
在MBSFN方式下,MCE对一个MBSFN区域内的所有小区进行统一调度,这些小区在相同的MBSFN子帧在整个数据域上发送相同的MBSFN信号。在MBSFN方式下,UE将来自不同小区的MBSFN信号视为多径信号,UE通过对多径信号进行合并获得分集增益。
具体地,在MBSFN方式下,eNodeB新增两个逻辑信道和两个系统信息块(SIB) 实现MBSFN信号的发送。
其中,新增的逻辑信道包括组播控制信道(MCCH)和组播业务信道(MTCH)。 MCCH承载一个MBSFN区域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该MBSFN区域提供的各个MBMS业务的配置信息。小区为每个MBSFN区域提供一个MCCH。该MBSFN 区域内每个MBMS业务的数据通过一个MTCH承载。MCCH和MTCH以时分复用的方式映射到传输信道:组播信道(MCH)上,MCH通过物理组播信道(PMCH)发送给UE。
新增的两个SIB包括SIB13和SIB15。SIB13承载小区内各个MBSFN区域的 MCCH的配置信息。MCCH的配置信息包括:MCCH修改周期、重复周期以及无线帧偏置等。SIB15提供当前频点支持的业务区域的业务区域标识(SAI)以及邻小区在异频频点上支持的业务区域的业务区域标识(SAI)。
通常情况下,UE接收MBMS业务时,需要接收SIB13获得各个MBSFN区域的 MCCH的配置信息,然后根据该配置信息接收各个MCCH。从各个MCCH上获得各个MBSFN区域提供的MBMS业务的配置信息。然后从中选择需要接收的MBMS业务,根据该MBMS业务的配置信息在相应的子帧接收该MBMS业务。
当UE处于空闲态,从源小区向目标小区移动时会发生小区重选。通常情况下, UE在小区重选时,会停止接收源小区的任何信息,按照目标小区的定时在目标小区按顺序接收PBCH、SIB1以及所有其他SIB。成功接收到所有SIB之后,UE驻留目标小区。对于一个正在接收MBMS业务的空闲态UE,若UE在驻留小区之后,再按照以下流程恢复在目标小区接收MBMS业务会造成MBMS业务中断时间较长。
(1)根据目标小区中SIB13上各个MCCH配置信息接收各个MCCH。
(2)从各个MCCH获得各个MBSFN区域提供的MBMS业务的配置信息。
(3)若目标小区提供UE在源小区正在接收的MBMS业务,根据该业务的配置信息在目标小区接收该业务。若目标小区不提供UE在源小区正在接收的MBMS业务,通过建立单播恢复接收该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1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