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评价阻燃光电缆护层抗开裂性能的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1990.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增宾;何建文;王建军;张楼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 | 分类号: | G01N3/3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14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评价 阻燃 电缆 护层抗 开裂 性能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价阻燃光电缆护层抗开裂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待检测阻燃光电缆弯曲成圈,成圈不大于阻燃光电缆外径的25倍;将成圈的阻燃光电缆恒温并检查外观是否开裂;2)模拟施工试验:将经预处理后阻燃光电缆,冷却至少3h;将阻燃光电缆沿一个方向按设定的张力卷绕一定圈数后成缆线圈,然后反向转动相同圈数将试样从卷曲状态松开;检查外观是否开裂;3)环境试验:待检测阻燃光电缆弯曲成圈,成圈不大于阻燃光电缆外径的30倍;将成圈的阻燃光电缆放恒温并检查外观是否开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快速评价阻燃光电缆护层抗开裂性能的试验方法,设计科学合理,能有效地检测无卤低烟阻燃光电缆的抗开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评价阻燃光电缆性能的试验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评价阻燃光电缆护层抗开裂性能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阻燃料采用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是一种环保型产品,阻燃性能是阻燃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点。该阻燃体系一般采用水合无机填料作为阻燃剂,这类阻燃剂虽然无毒、低烟,但其阻燃效率低,要满足阻燃要求,其填充量需50%以上,这给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带来极大的影响。因为随着填充量的增大,间隔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连续性,减少了大分子链间的缠结,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又因聚合物基体材料与水合无机填料的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由于不均匀收缩而出现结构缺陷,产生内应力,所以作为高填充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易于开裂,这是产品的致命缺陷。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进口的大批光电缆出现护套开裂,开裂护套均为低烟无卤阻燃材料。同时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需纵包金属铠装层和阻水油膏等辅助材料,由于纵包金属铠装层存在着金属带纵包搭接处反弹及阻水油膏同阻燃料的不相溶性等后期产品的加工工艺因素也助推了阻燃护层开裂现象。
目前,在现有的无卤低烟阻燃光电缆料的标准中(JB/r10707,YD/T1113),对材料的抗开裂性能未提出试验方法及指标要求。采用改进后的GB/T2951.31)方法,可以作为无卤低烟阻燃护套及无卤低烟阻燃护套料的抗开裂性能检验方法(对于无卤低烟阻燃护套料,应先在挤出机中挤出成管状样品,厚度控制在2.5~3mm,在该管状样品上沿轴向取6mm宽窄条作为试样)。
GB/T2951.31抗开裂试验的试验方法中规定,沿光电缆护套轴向切取的窄条试样,应紧密地卷绕在规定直径的试棒上,并固定试样两端在试棒上,然后将绕有试样的试棒放入规定温度(一般为130℃)的烘箱中一小时,取出后,用正常视力检查,试样应无裂纹,判定为合格。但发现,按此方法试验合格的无卤低烟阻燃光电缆,在进行热循环试验时,护套发生开裂,而取自成品光电缆暴晒后开裂处的护套样品也能通过按以上方法进行的抗开裂试验。这说明该方法不能反应无卤低烟阻燃材料的抗开裂性能。
GB/T2951.31中未对试验卷绕时的负载作出规定,只要求试样应紧密地卷绕在试棒上。而对试样卷绕时采用不同的量化负载,同一种样品其开裂状况具有不同的表现。显然,GB/T2951.31主要是评价材料本身特性,未综合考虑产品结构、产品施工过程及使用环境对材料开裂性能的影响。对护层开裂性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不仅是材料本身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价阻燃光电缆护层抗开裂性能的试验方法,解决了现有快速评价阻燃光电缆护层抗开裂性能的试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缺陷。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评价阻燃光电缆护层抗开裂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取25~30米长度的待检测阻燃光电缆弯曲成圈,成圈不大于阻燃光电缆外径(mm)的25倍;将成圈的阻燃光电缆放入80±1℃环境模拟箱中,检查外观是否开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1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