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表面除油除锈的电解液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1845.9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田 |
主分类号: | C25F1/04 | 分类号: | C25F1/04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223 | 代理人: | 乔丽艳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除锈 电解液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磷化、涂装、电镀工艺的前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除油除锈的电解液。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金属前处理技术需要把表面油污、锈蚀除尽,方可进行磷化、涂装或电镀,通常采用碱洗除油,其中包括化学碱洗除油和电解碱洗除油,之后对金属结构件进行清水漂洗,最后把金属结构件放入酸洗池中进行酸洗除锈。而在酸洗过程中,由于酸洗液的强挥发性,即使生产环境开窗通风,并使用强排风装置,也是效果甚微,其挥发出的大量酸雾,严重影响了车间其它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维护的费用不断增加,操作者需配备防毒面具,耐酸皮手套方能工作。同时,碱液易腐蚀操作者的服装,皮肤,当皮肤被腐蚀后很难治愈,因此,对操作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金属工件需前处理通过水洗净后涂装或电镀,所产生的废水排放造成土地河流较大污染。特别是碱和酸的废液没有回收机构,随意排放,更极大增加环境治理压力。
本发明人经过多年反复试验研究,利用电化学原理,用水来调配制成的电解液,一次性解决了金属表面的油污、锈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除油除锈的电解液。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金属表面除油除锈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每升电解液含有如下固体原料:
磷酸三钠30 g~50g,硝酸钠40 g~60g,六次甲基四胺10 g~20 g,氯化钾100 g~120 g。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金属表面除油除锈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每升电解液含有如下固体原料:
磷酸三钠40g,硝酸钠50g,六次甲基四胺15 g,氯化钾110 g。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金属表面除油除锈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每升电解液含有如下固体原料:
磷酸三钠30g,硝酸钠60g。六次甲基四胺20 g,氯化钾100 g。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金属表面除油除锈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每升电解液含有如下固体原料:
磷酸三钠50g,硝酸钠40g,六次甲基四胺10 g,氯化钾120 g。
制备方法:将电解液中的各种固体原料溶解于水中,用30%盐酸调pH至1~2,即可。
工艺条件:电流5~9 A/d㎡ ,时间3~5分钟。
本发明的电解液除油除锈特点是:电解工艺之后清洗水可循环使用,不排放,对操作者身体健康无影响,无需加热,实现了常温下在同一电解液中金属表面除油、除锈的同步进行,节省原料、处理速度快、清洗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无毒无害、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每升电解液含有如下固体原料:
磷酸三钠40g,硝酸钠50g,六次甲基四胺15 g,氯化钾110 g。
制备方法:将电解液中的各种固体原料溶解于水中,用30%盐酸调pH至1.5,即可。
工艺条件:电流7 A/d㎡ ,时间5分钟。
实施例2:
每升电解液含有如下固体原料:
磷酸三钠30g,硝酸钠60g,六次甲基四胺20g,氯化钾100 g。
制备方法:将电解液中的各种固体原料溶解于水中,用30%盐酸调pH至1,即可。
工艺条件:电流6 A/d㎡ ,时间3分钟。
实施例3:
每升电解液含有如下固体原料:
磷酸三钠50g,硝酸钠40g,六次甲基四胺10 g,氯化钾120 g。
制备方法:将电解液中的各种固体原料溶解于水中,用30%盐酸调pH至2,即可 。
工艺条件:电流8 A/d㎡ ,时间4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田,未经王玉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1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邦迪管用钢带电镀工艺槽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极丝电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