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1523.4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3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艮;张雷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17/3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20 | 代理人: | 马红 |
地址: | 10004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球 呈现 数据 分析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Web GL的三维虚拟地球绘制,通过客户端进行译见三维虚拟地球系统基础网格的构建、可视瓦片的请求和渲染以及各类媒体数据人机交互;
Java Script的内存管理,通过应用层的GIS的应用服务器,实现GIS的应用服务;当收到客户端的数据请求后,还进行译见地球空间量算分析和空间查询以及译见的缓存;
Web端瓦片四叉树调用过程中的缓存管理,通过数据服务层进行三维虚拟地球中影像、地形和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Web GL的三维虚拟地球绘制方法包括:
1)三维球体轮廓的渲染;三维球体轮廓的渲染被封装在基于WebGL的框架内,在页面中使用scripts标签引入框架的javaScript文件,使用框架中定义的接口在浏览器上渲染出三维地球;
2)可视区域的确定,对经过视点与视窗中心的直线与地球模型求交,以交点为中心的一个正方形为可视区域;正方形的边长由交点的经纬度与当前层数的分辨率共同确定;
3)可视瓦片的选取,确定可视区域后,根据当前视点相对与地球模型的位置确定一个最高分辨率,然后从最低分辨率一级开始,按照四叉树的方式对当前层的可视瓦片逐级往上刨分,直接选出可视瓦片列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Java Script的内存管理方法包括:
在JavaScript中,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数据请求后,由jquery.ajax()执行异步http请求,调用query.load()从服务器加载数据并返回指定的元素中,无论数据是否加载完成,都取消加载并释放内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Web端瓦片四叉树调用过程中的缓存管理方法包括:
设定一个定长的对象数据存储服务器根据请求返回到客户端瓦片时,首先检查请求的瓦片是否在缓存,如果在直接返回,否则,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并采用算法更新数组,用请求到的最新瓦片替换最近使用次数最少的瓦片。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方法的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系统包括:
客户端,用于负责译见三维虚拟地球系统基础网格的构建,可视瓦片的请求和渲染以及各类媒体数据人机交互;
应用层,用于实现GIS的应用服务,还用于译见地球空间量算分析和空间查询,译见缓存;
数据服务层,用于负责三维虚拟地球中影像、地形和三维模型等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球呈现的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包括:
所述应用层包括:用于实现GIS的应用服务的GIS的应用服务器;
译见地球空间量算分析的译见地球空间量算模块;
空间查询的译见空间查询模块;
译见缓存的服务器缓存模块;
所述数据服务层包括:
服务器;
影像瓦片数据模块;
地形瓦片数据模块;
金字塔结构数据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15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指纹启动屛
- 下一篇:一种模型生成方法和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