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产生螺旋火焰的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0872.4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2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解植文;姜海涛;王瑶;王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德沃尔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36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臧广维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产生 螺旋 火焰 燃烧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能够产生螺旋火焰的燃烧装置,它包括蒸发器,其特点是:还包括燃烧室组件,所述燃烧室组件包括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所述一级燃烧室内置蒸发器,所述二级燃烧室呈杯状,杯状的二级燃烧室底部与一级燃烧室底部接触并固连,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通过底部设置的偏心通孔连通。使用时,将一级燃烧室的燃烧筒壳底部与二级燃烧室的底部接触并固连,一级燃烧室底部的第一偏心孔、通孔与二级燃烧室底部的偏心孔相对应,构成连通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的偏心通孔,即可组成车载加热器的燃烧室组件,再将蒸发器置于一级燃烧室的燃烧筒上并固连,即可组成能够产生螺旋火焰的燃烧装置、并用于车载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加热器,是一种能够产生螺旋火焰的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加热器是独立于汽车发动机的车载加热装置,包括汽暖式加热器和水暖式加热器两种,无论是汽暖式加热器还是水暖式加热器,均有其自己的燃油、管路、电路、燃烧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燃烧加热装置作为车载加热器的核心部件,热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车载加热器的使用效果,其工作过程是,燃油由油泵泵入,在燃烧组件中蒸发雾化,与助燃空气进口吸入的助燃空气混合并燃烧,燃烧废气由燃烧废气出口排出,水或冷气由换热介质入口进入换热器,经热交换器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温度升高后流出换热器。燃烧室组件由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组成,一级燃烧室内设有分配盘和燃烧筒,油气混合气在一级燃烧室的燃烧筒内被点燃后,由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底部设置的通孔进入二级燃烧室完成燃烧。现有技术的车载加热器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燃烧不彻底问题,导致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积碳,降低热转化率。其原因在于,现有技术的燃烧室组件的一级燃烧室呈对称或基本对称设置,助燃空气进入一级燃烧室、再进入燃烧筒、与气化的燃油混合后形成等压的油气混合气团,油气混合气团在燃烧筒内移动的同时被点燃,燃烧从油气混合气团的表面向内部进行,而燃烧筒长度有限,油气混合气团尚未完全燃烧就移动出了燃烧筒,即移动出了一级燃烧室,导致燃烧不彻底、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产生积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产生螺旋火焰的燃烧装置,能够使一级燃烧室内的油气混合气团沿燃烧筒壁旋转,在燃烧时火焰呈螺旋形移动,延长了燃烧路径,彻底燃烧燃油,避免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积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热转化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能够产生螺旋火焰的燃烧装置,它包括蒸发器,其特征是:还包括燃烧室组件,所述燃烧室组件包括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所述一级燃烧室内置蒸发器,所述二级燃烧室呈杯状,杯状的二级燃烧室底部与一级燃烧室底部接触并固连,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通过底部设置的偏心通孔连通。
所述蒸发器的结构是:它包括油管、点火器,固定套、燃烧头和隔热体,所述燃烧头呈盘状,盘状的燃烧头由下至上依次分为点火室、隔热室和油管保护室,点火室开口向下、油管保护室开口向上,隔热室开口向下与点火室连通,隔热室上端与油管保护室通过轴向通孔连通;所述隔热室内填充隔热体,所述油管一端伸入油管保护室内、穿装在轴向通孔内与隔热室连通,油管的另一端与油泵连通,所述固定套穿装在燃烧头的点火室的侧壁上并固连,点火器穿装在固定套内并固连。
所述一级燃烧室的结构是:它包括燃烧筒壳、燃烧筒、整流筒、分配盘,所述燃烧筒壳为带凸缘的杯状体,杯状体的燃烧筒壳其底部设置第一偏心孔,所述燃烧筒置于燃烧筒壳内并固连,燃烧筒底部的通孔与燃烧筒壳设置的第一偏心孔相对应,第一偏心孔、通孔与二级燃烧室底部的第二偏心孔相互对应,构成连通的偏心通孔,所述整流筒置于燃烧筒壳与燃烧筒之间、套在燃烧筒外并固连,所述分配盘置于燃烧筒壳内、整流筒的口部、套接在燃烧筒上并固连,蒸发器置于燃烧筒壳内、燃烧筒的口部并固连,蒸发器的点火室与燃烧筒连通。
所述燃烧筒为杯状体,杯状体的燃烧筒底部设置通孔,通孔与燃烧筒的侧壁同轴,燃烧筒的侧壁上、由口部至底部依次设置第一组通风孔、第二组通风孔和第三组通风孔,第一组通风孔、第二组通风孔和第三组通风孔均分别位于同一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德沃尔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德沃尔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0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的安全踏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挤出机机筒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