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8913.6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显示 控制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终端设备普及度越来越广。现有智能终端的彩色屏幕主要采用LCD液晶显示屏和OLED显示屏,它们由于现实质量高、色彩丰富艳丽而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强光下显示效果不佳,造成用户的体验不佳。
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提高显示屏的亮度去改善显示屏在强光下的显示效果,这样功耗会大大增加,使得使用时间大大减少,同时容易造成用户的用眼疲劳,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终端显示方案在强光下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显示控制方法,所述终端为至少具有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二显示屏的终端,所述第二显示屏为电子墨水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满足预设触发条件时,生成将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待显示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显示屏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在满足预设触发条件时,生成将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包括:
对所述终端当前所在的环境光强度进行检测;
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预设光强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环境光强度超过所述预设光强阈值时,生成将所述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预设光强阈值进行比较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采集到的多个环境光强度数值;
对多个所述环境光强度数值加权后取平均,将得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环境光强度;
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所述预设光强阈值进行比较。
可选地,所述在满足预设触发条件时,生成将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输入切换显示屏的操作且所述待显示内容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显示时,生成将所述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
可选地,在所述生成将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对待显示内容进行编辑的指令,确定所述待显示内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显示控制装置,所述终端为至少具有第一显示屏以及第二显示屏的终端,所述第二显示屏为电子墨水屏,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在满足预设触发条件时,生成将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待显示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显示屏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指令生成模块包括:
光强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终端当前所在的环境光强度进行检测;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预设光强阈值进行比较;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光强度超过所述预设光强阈值时,生成将所述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
可选地,所述比较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采集到的多个环境光强度数值;
处理子单元,用于对多个所述环境光强度数值加权后取平均,将得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环境光强度;
比较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光强度与所述预设光强阈值进行比较。
可选地,所述指令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当检测到用户输入切换显示屏的操作且所述待显示内容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显示时,生成将所述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
可选地,还包括:
编辑模块,用于在生成将待显示内容由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切换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切换指令之前,接收用户对待显示内容进行编辑的指令,确定所述待显示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8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