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机用热风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8449.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9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索特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F26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热风 循环系统 | ||
一种印刷机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若干台主风机以及若干台连接在主风机吸风口处的主加热装置,本方案的技术要点在于:所述主风机的吹风口通过主吹风通道与印刷机连通,所述主加热装置与印刷机之间连接有主吸风通道,在主吸风通道上还设有若干排风通道。本申请中的印刷机用热风循环系统通过有效、便捷的调整、增加循环风风量的方式代替现有技术中增加热风温度的方式来提高对薄膜的烘干效果,有效减少热能的损耗,整体设备更加节能;同时利用大流量的风循环有效提高了对薄膜的烘干效果,使得印刷机中无需再增加冷却辊,避免薄膜因其温度骤变导致变形,提高成品率;并有效减少了排风风量降低了对生产车间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机用热风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印刷设备印刷后为保证印刷质量,需要对印刷品进行即时烘干处理。
如在申请日为2013.09.17,申请公布号为CN103481659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印刷烘干机,其包括依次连接并形成氟路循环的压缩机、换热器、送风风机等。
但上述专利结构与目前的印刷机设备相同,都会持续地将废气排出,排出的废气将部分热量带走,导致热能流失,另一方面热风的排出导致风机需保持较大的功率以维持循环风速,系统耗能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用热风循环系统,其利用空气内循环实现热量无排放以节省印刷机烘干能耗。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印刷机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若干台主风机以及若干台连接在主风机吸风口处的主加热装置,所述主风机的吹风口通过主吹风通道与印刷机连通,所述主加热装置与印刷机之间连接有主吸风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风机、主加热装置、印刷机之间形成气流循环,气流由主加热装置加热并由主风机吹入印刷机对印刷后的薄膜进行烘干,最后在主风机另一侧由负压吸入主加热装置中进行气流循环。保证热量最大程度利用,有效避免热能耗损。同时车间亦不会因热风排放而被污染,更加环保。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吸风通道包括呈U形弯折的第一缓冲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段上多段的弯折降低了回流风的风速,使得回流风在加热装置内停留的时间相对地变长以提高加热装置对回流风的加热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缓冲段成水平设置,且第一缓冲段一端连接在主加热装置上,另一端连接竖直设置的“L”型管并以此组成第二缓冲段,所述第二缓冲段与印刷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缓冲段整体处在水平面,而第二缓冲段则处于竖直面,使得两缓冲段连通的同时,回流气流在第一缓冲段、第二缓冲段中流通的过程中将碰撞更多方向的管壁以加强主吸风通道的冷凝干燥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缓冲段与主加热装置之间通过直管连接,所述直管上设有用于启闭直管的调压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第一缓冲段、第二缓冲段中的气流在流通过程中因碰撞管壁将损失一部分动能,导致主风机将处于类似过载状态,使得主吹风通道中的风量不足,此时开启直管中的调压阀,即可缩短回流气体在主吸风通道中的流通形成,以补充主风机吹出的气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次风机和连接在次风机吸风口的次加热装置,所述次风机的吹风口通过次吹风通道与印刷机连通,所述次加热装置与印刷机通过次吸风通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次风机、次加热装置等结构组成热风辅助循环系统,以提高印刷机中的空气循环效率、加强对薄膜的烘干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机内设置有用于输送薄膜的传送辊组,所述薄膜正面为印刷面,所述主吹风通道和次吹风通道均位于薄膜印刷面一侧,所述主吸风通道、次吸风通道位于薄膜印刷面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索特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索特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8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油井采油叶片泵举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裂水平井筒完整性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