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7425.3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建;黄才远;陈宏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震频发,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地震监测方式是由专业的地震台站来完成,存在布点少、数据不足、成本高等缺点,而且很难正好安装在地震时需要测量的位置,不容易获得地震监测关键点或其附近的地震数据;无法在地震发生时及时发出通知及警报。
申请号为:20151098927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地震监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探头和传感器主机,传感器探头由加速度传感器探头和地声探头组成,加速度传感器探头由传感器探头壳体、MCU微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传感器探头印制电路板、导线及固体填充物组成,地声探头由地声探头壳体、声音传感器、功率放大器、地声探头印制电路板、导线及固体填充物组成,传感器主机由主机壳体、主机印制电路板、无线信号传输电路和电源组成;该发明实现了地震信号的全面监测,提高了地震监测的精确度、可靠性和稳定性,不仅安装方便而且使得地震监测前端设备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但该方案存在以下不足,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购买专用的传感器,成本较高,其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简单易行,无需购买专用设备,并且能在地震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出通知及警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S2: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
S3: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S4: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震监测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第二发送模块,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获取加速度值;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加速度值后,获取第一移动终端自身的第一加速度值;若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通过同时判断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值与阀值之间的关系,使数据判断更加准确,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地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夜间家庭的房间中分别放有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所述预警信息,能够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震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连接模块;2、第一发送模块;3、获取模块;4、第二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若加速度值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消息,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无需购买专用设备。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S2: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
S3: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S4: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7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门式雷达成像安检仪
- 下一篇:一种光栅微透镜层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