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吊与立料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6689.7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72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凤和;高志;刘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吊 立料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用吊具,特别涉及一种550T对夹持表面为平面或圆柱面的锻造用起吊与立料吊具。
背景技术
在大型发电机电机轴的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使用的性能采用锻造的工艺进行生产。锻造时需要不断的镦粗和拔长,需要对锻件进行90°翻转。锻造过程中锻件的表面会出现圆柱面或者平面两种形式。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表面为圆柱面或平面锻件的起吊和立料、使用方便且对锻件表面伤害较小的吊具对节约工装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意义。
现有多种结构形式的吊具,其中具有翻转功能的吊具有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一是专利号为20092007365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大型四爪吊钳”,这种吊钳在起吊和立吊时均使用顶尖与锻件表面接触。由于使用顶尖与锻件表面接触所以在对大型锻件进行夹取时会对锻件表面产生大的损坏。
二是专利号为20132039264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吊具”,这种吊具只能起吊和翻转圆柱形的锻件且夹取时使用橡胶与工件表面进行接触,只能使用操纵杆手动对工件翻转。在重型锻造生产时锻件的质量很大、温度很高,因此使用橡胶与锻件表面接触时橡胶会融化失去作用,并且由于锻件温度高、质量大人工无法靠近并进行手动操作。
三是由燕山大学任运来、郭宝峰、王晓凡在1992年的《重型机械》上发表的大型立料吊钳优化设计的论文。这种吊钳采用平行四杆机构,这种吊钳在进行立料时要操作主钩和副钩两个机构,因此在操作上相对复杂,对工人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并且由于在更换吊具时只能将吊具放倒在地面上,因此在吊钩与其他吊具进行装配时的操作流程相对复杂、效率低、放置吊具所需的场地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起吊和立料的锻造用吊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同时满足表面为圆柱面或平面锻件的起吊和立料且在此过程中为线接触或面接触,减少对锻件表面的损坏;二是便于吊具重新与吊钩装配时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起吊与立料吊具,该吊具包括前左拉板、后左拉板、前右拉板、后右拉板、开闭器上钩、右夹臂、左夹臂、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挡板、开闭器下钩、第一半V形块、第二半V形块、第三半V形块和第四半V形块;前左拉板的上端、后左拉板的上端、前右拉板的上端和后右拉板的上端以及开闭器上钩铰连接于上拉板;前左拉板的下端和后左拉板的下端与右夹臂的上铰点铰连接;前右拉板的下端和后右拉板的下端与左夹臂的上铰点铰连接;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的左上端与左夹臂的中铰点铰连接;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的右上端与右夹臂的中铰点铰连接;前连接板中部与开闭器下钩连接固定在一起,前连接板的上部和后连接板的上部通过挡板连接固定,前连接板的下部左端和后连接板的下部左端通过左支撑板10连接固定;前连接板8的下部右端和后连接板的下部右端通过右支撑板连接固定;左夹臂的下铰点铰连接第一半V形块和第二半V形块,第一半V形块和第二半V形块相向对称装配;右夹臂的下铰点铰连接第三半V形块和第四半V形块,第三半V形块和第四半 V形块相向对称装配;所述的第一半V形块为一正方体结构,在顶面一侧沿铰轴通孔轴向的垂直向倒一楔面;所述的第一半V形块与第二半V形块、第三半V形块和第四半V形块的结构均相同。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吊与立料吊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能够同时满足表面为圆柱面或平面锻件的起吊和立料且在此过程中锻件与吊具之间为线接触,从而节约了工装的成本、减少对锻件表面的损伤。立料的过程是利用锻件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因此不需人工靠近进行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为了使不同的直径或不同夹持平面的距离的工件从吊具的左端口或右端口脱出,通过优化夹臂的长度将锻件伸出吊具的长度范围尽可能缩小,减少操作的复杂程度。同时为保证夹持锻件为圆柱面时。由于设置了与连接板相连的支撑板,使吊具在放置时可以竖直放置,当使用时与吊钩装配更加快捷,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吊具半V形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吊具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吊具的左视图;
图5是图1中A处吊具的吊臂端部的放大视图;
图6是起吊锻件表面为平面的示意图;
图7是起吊锻件表面为圆柱面的示意图;
图8是对表面为平面的锻件立料过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6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