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CMTS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36629.5 | 申请日: | 2017-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6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路倩倩;刘麟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cmts 设备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CMTS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设备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取用于对待测试CCMTS设备进行测试的测试套件,其中,测试套件中包含至少一个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一个测试脚本;根据每个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脚本调用用于对待测试CCMTS设备进行测试的测试信息,其中,测试信息包括预先设置的目标函数库中相应的命令行CLI,和/或,在预先设置的目标用例集合中相应的管理信息库MIB;根据测试信息对待测试CCMTS设备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对待测试CCMTS设备测试是否成功,缓解了现有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中测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CMTS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数据通信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数据通信设备的功能日趋强大、版本迭代也日趋频繁,因此对开发周期的要求也越来越短。但是,数据通信设备在开发过程中,所耗费的测试时间较长,进而延长了整个开发周期。
现有的数据通信设备一般通过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简称CLI)或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进行测试。测试步骤如下:首先,测试人员使用终端工具登录数据通信设备后,通过CLI或UI下发配置;然后,测试人员使用一些测试仪表来模拟数据通信协议和业务流,用于模拟数据通信设备的使用场景;接下来,测试人员通过CLI或网管UI获取测试结果,分析所测功能是否正常并得出测试结论。
随着自动化测试的发展,传统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开发一般通过手工执行一次测试,同时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录制功能,把所进行的操作记录下来,生成测试脚本。这样生成的测试脚本回放的成功率比较低,后期维护也比较困难。
因此,现有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数据通信设备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但基于此前现有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化测试存在脚本复用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而且命令行的频繁变更或网管UI界面的变化对自动化测试脚本的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进而导致测试周期长;(2)在自动化测试中,只进行CLI测试或网管UI测试,容易遗漏一些问题,不能保证CLI和网管UI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CMTS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以缓解了现有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中测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CCMTS设备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对待测试CCMTS设备进行测试的测试套件,其中,测试套件中包含至少一个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一个测试脚本;根据每个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脚本调用用于对所述待测试CCMTS设备进行测试的测试信息,其中,所述测试信息包括预先设置的目标函数库中相应的命令行CLI,和/或,在预先设置的目标用例集合中相应的管理信息库MIB;根据所述测试信息对所述待测试CCMTS设备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对所述待测试CCMTS设备测试是否成功。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测试信息对所述待测试CCMTS设备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包括:根据所述测试信息对所述测试脚本中的每个测试步骤进行测试,得到每个测试步骤的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待测试CCMTS设备测试成功包括:对每个所述测试步骤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待测试CCMTS设备测试成功。
进一步地,对每个所述测试步骤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将每个所述测试步骤的测试结果与对应的预设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如果对比出每个所述测试步骤的测试结果与所述对应的预设测试结果相同,则确定对所述测试步骤的测试通过;如果对比出每个所述测试步骤的测试结果与所述对应的预设测试结果不相同,则确定对所述测试步骤的测试未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鼎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6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