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流程可拆板式釜式蒸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6351.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9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业;喻灿;张建辉;江春礼;王宝祥;夏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建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8;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陈姗姗 |
地址: | 2119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程 板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流程可拆板式釜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十三五”的主旋律,提高自身能源效率并配套节能设备降低单位能耗是“十三五”的主要节能手段。我国50%左右的工业能耗以各种形式的余热直接浪费,其中可回收率高达60%,我国余热资源平均回收利用率30%左右,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0-20%,工业余热回收是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
有机朗肯循环(ORC,Organic Rankine Cycle)发电技术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其应用领域不仅包括工业低温余热发电,还涉及到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由于有机溶液的沸点较低,因此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热源运作。热源温度会影响其工作流体的选择,适合的工作流体是各种冷媒(摄氏100度至180度)、碳氢化合物(摄氏180度至250度)、硅氧烷(摄氏250度至400度)。截止到2012年,在运行和在建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项目已经达到500多个,在运行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装置已经达到2000多套,总装机功率在2000MW左右,最大单机功率达到14000kW。迄今为止,有机朗肯循环(ORC)技术已被普遍认为是用以实现中低温热能动力转化的最有效的技术。
但是由于中低温热能的低温差传热特性必然导致蒸发器采用普通管式换热器,从而使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设备庞大、工质填充量大、造价高、热回收效率低,极大地妨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的多流程可拆板式釜式蒸发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流程可拆板式釜式蒸发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板片芯体;
所述壳体上设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
所述板片芯体上设有板程进口和板程出口;
所述板片芯体包括通过分程隔板相连的2个以上换热板片流程;
每个所述换热板片流程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4片以上换热板片,每片所述换热板片的上部设有上内圆孔,下部设有下内圆孔,所述换热板片包括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第三换热板片和第四换热板片,所述第二换热板片和第三换热板片叠加后上内圆孔焊接在一起,下内圆孔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板片对,所述板片对一侧的第二换热板片的外围焊接第一换热板片,所述板片对另一侧的第三换热板片的外围焊接第四热板片;
所述分程隔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上内圆孔或下内圆孔位置对应并相互连通。
所述板片芯体的末端通过弯管连接板程进口,所述板程进口和板程出口放置在同一法兰上,所述法兰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板片芯体通过拆卸所述法兰后能够从所述壳体中抽出。
所述壳体为釜式结构,所述壳体内设有导轨,所述板片芯体用于在导轨上滑行后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换热板片为圆形或长圆形结构,所述板片芯体的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旁路挡块和/或防冲板。
所述换热板片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弧形凸棱或球凸和球凹,当分布球凸和球凹时,在所述板片对中,所述第一换热板片和所述第二换热板片相对面的球凹与球凹对应,球凸与球凸对应。
所述弧形凸棱的深度为2~10mm。
所述球凸和球凹的深度为2~5毫米,直径为8~15毫米。
所述壳程进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壳程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壳程出口下部的壳体空间内设有丝网除沫器。
所述壳体的直径为板片芯体直径的1.2-2倍;所述分程隔板的厚度为3~20mm。
所述换热板片的材质为254SMO高合金不锈钢、316L不锈钢或Ti;所述焊接为全自动激光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种结构形式的釜式蒸发器采用316L、Ti或254SMO等板片,耐腐蚀性好,能够极大地降低设备的更换频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装置的安装费用和维护费用,并保证装置长周期安全可靠运行。
(2)换热板片的芯体采用波纹板能够强化传热,换热效率高,减小末端温差,提升低品位热量回收效率。
(3)换热芯体采用多流程结构强化传热,进一步提升传热效率,减小换热面积,减小设备尺寸和壳体大小,降低壳体内工质填充量和系统调节反应时间。
(4)换热芯体与壳体采用法兰连接,可拆结构方便抽芯清洗维护和检修。
(5)壳体内可增设旁路挡块,减小工质填充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建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扬州建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6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钛钢圈的柔韧性内衣
- 下一篇:一种紧凑高效换热器芯体及其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