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式内镜组织粉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5020.6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周;王雯;李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达周;王雯;李达龙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式 组织 粉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式内镜组织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因内镜技术及隧道技术的发展,使内镜下可切除的疾病越来越多,且可切除的病灶越来越大,但常因病灶大无法通过有限的腔道,比如食管贲门处、口咽部、幽门口、肛门口、隧道口、或主动开窗的切口,使得切除的病灶无法取出,转而再次行手术治疗等。使得内镜各种微创手术在面对较大病灶时,(特别是间质瘤、平滑肌瘤)可切除但因无法取出,从而建议患者直接进行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风险高、增加痛苦等缺点。本发明旨在解决大的病灶使其变成小的病灶,从而将小的病灶能从有限的管道中取出。本发明也可以用于胃巨大结石、胃内其它异物的切割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式内镜组织粉碎装置,将大的病灶粉碎变成小的病灶,从而使小的病灶能从有限的管道中取出,扩大内镜治疗的适应症,避免部分患者外科手术,使患者受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软式内镜组织粉碎装置,包括一根钢丝和金属软管,所述钢丝对折且头尾并齐,所述金属软管的横截面中心设有通槽,所述金属软管的末端设有两个平行放置的刀片,对折后的钢丝穿设所述金属软管的通槽中,所述钢丝的对折端位于所述金属软管的末端,所述钢丝还穿设两个所述刀片之间,两个所述刀片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钢丝的直径相适配,两个所述刀片的刀刃朝向所述金属软管的外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对折的钢丝在金属软管的通槽内滑动,通槽提供了对折的钢丝滑动的轨道,对钢丝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对折的钢丝还位于两个平行设置的刀片之间,两个刀片也限制了钢丝的运动空间,使钢丝的运动轨迹可控;当钢丝的对折端伸出金属软管,在钢丝本身弹性作用下,钢丝变形张开成类似椭圆形的钢丝圈,方便将胃肠中的病灶置于钢丝圈中,当将钢丝向金属软管中拉动,钢丝圈慢慢收紧将病灶套住,当病灶接触到刀片,分别位于钢丝圈上下的两个刀片均对病灶形成切割作用,实现将病灶切断粉碎;两个所述刀片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钢丝的直径相适配,则钢丝经两个刀片时不易发生扭曲现象,且使刀片切割病灶时能有效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软式内镜组织粉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软管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刀片与钢丝配合的纵向断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对应的图2中的A-A断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对应的图2中的A-A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两个刀片投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对应的图2中的A-A断面图。
标号说明:
1、钢丝;2、金属软管;3、手柄滑动部;4、手柄固定部;
21、通槽;22、刀片;23、圆柱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增设一设有刀片的金属软管,对折的钢丝滑动穿设金属软管中,对折的钢丝将脱落的病灶套住后拉向刀片,使刀片能够切割病灶,将病灶切断粉碎,方便一次手术将病灶全部取出。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式内镜组织粉碎装置,包括一根钢丝1和金属软管2,所述钢丝1对折且头尾并齐,所述金属软管2的横截面中心设有通槽21,所述金属软管2的末端设有两个平行放置的刀片22,对折后的钢丝1穿设所述金属软管2的通槽21中,所述钢丝1的对折端位于所述金属软管2的末端,所述钢丝1还穿设两个所述刀片22之间,两个所述刀片2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钢丝1的直径相适配,两个所述刀片22的刀刃朝向所述金属软管2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21的半径与所述钢丝1的直径适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槽21的半径与钢丝1的直径适配,对折的钢丝1刚好穿设通槽21中,通槽21对对折的钢丝1的滑动起到有效导向作用,也可防止钢丝1发生扭曲。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刀片22垂直于所述金属软管2的轴线设置,两个所述刀片22均为单边刃,两个所述刀片22的互相背离的面上设有刃口。
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刀片22均为单边刃,两个刀片22相对的面为平整的面,相背离的面上设有倾斜的刃口,两个刀片22相对的面均与钢丝1贴合,使刀片22切割时有很好的受力点,切割动作合理准确,也可防止病灶被挤压在刀片22与钢丝1之间而引起堵塞,保证钢丝1运动的顺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达周;王雯;李达龙,未经李达周;王雯;李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5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烫伤创面清除涂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线缆超声手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