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回收锗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4982.X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2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熊英;龚利凤;单炜军;娄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C02F1/28;C02F1/62;C22B41/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柿子 单宁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回收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回收锗中的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取壳聚糖于三口烧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溶液,再滴入环氧氯丙烷溶液,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冷却,抽滤,洗涤到中性,得到中间产物。将柿子单宁置于另一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调节pH为9‑10,加入中间产物,将混合物在40‑50℃下搅拌6小时之后,冷却,抽滤,洗涤到中性,得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CS‑Cl‑PT。本发明制得的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可以从含有锗和砷的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吸附锗,不仅节约资源,环保清洁,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对稀散金属的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回收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锗是一种稀散元素,在我国锗资源丰富,储存量居世界第一,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光线通信、红外光学、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等领域。现已发现锗矿物有11种,主要存在于纳米比亚锗矽、锗石、钙锗矾、羟锗铅矾、锗铁石和锗磁铁矿中,但是锗在地壳中无独立矿床,多伴生于有色金属矿物中,且含量低,分布广,目前,主要是从炼锌以及燃煤的副产物中提取锗。
目前,回收锗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氯化蒸馏法、树脂吸附法、微乳液法、锌粉置换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以及电解法,另外还有酸浸法、碱浸法、联合法、碱熔-中合法以及真空熔炼法等。曾经我国在溶剂萃取法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它是分离、富集锗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常用的萃取锗的萃取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分别以LIX 63为代表的羟肟类和以Kelex 100为代表的喹啉类,此类萃取剂大多是国外产品;二是胺类萃取剂,国内有N235,但还没有工业应用实例;三是羟肟酸类,如H106(十三烷基叔碳异氧肟酸)、YW100、7815、HGS98等,此类萃取剂一般为国内开发,但这些萃取剂在工业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而利用生物质复合材料从锗的废弃液中回收锗,不仅节约资源,而且环保清洁,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废料中,在工业应用中有很大的前景。
与此同时,柿子单宁是一种天然生物聚合物,在我国柿子产量丰富,居世界之首,其结构为包含几个邻二羟基和邻三羟基的芳香环(聚羟基多酚),可以作为一种多基配体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所以能高效吸附以及选择性结合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然而柿子单宁极易溶于水,容易造成其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而导致吸附能力降低、水中耗氧量增加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柿子单宁极易溶于水,容易造成其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而导致吸附能力降低、水中耗氧量增加等问题,提出了将“壳聚糖与柿子单宁这两种生物质材料进行复合”的观点,选用仅以低水平利用或者现已废弃的柿子皮和壳聚糖为原料,研究其对废液中锗的回收能力,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环保清洁,资源利用率高,对锗的选择性高,处理周期短,并可循环利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CS-Cl-PT),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壳聚糖(CS)与乙醇溶液混合,再滴入环氧氯丙烷,于70℃-85℃下反应3-4h,冷却,抽滤,洗涤至中性,得中间产物CS-Cl;
2)将柿子单宁溶于去离子水中,调节pH为9-10,加入中间产物CS-Cl,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在40-50℃下搅拌6-7h之后,冷却,抽滤,洗涤至中性,得到目标产物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CS-Cl-PT。
上述的一种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所述的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0%-55%。
上述的一种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按质量比,壳聚糖:环氧氯丙烷=2:2-7。
上述的一种壳聚糖/柿子单宁复合材料,按质量比,壳聚糖:柿子单宁=1.5-2.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膜材生产线
- 下一篇:UD无纬布无膜连续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