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纳米探针穿透细胞膜概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4981.5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娜;彭倍;叶志义;罗德莎;姜文俊;张国成;杨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7 | 分类号: | C12N15/87;C12N5/077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纳米 探针 穿透 细胞膜 概率 方法 | ||
1.一种增加纳米探针穿透细胞膜概率的方法,该方法将鼠尾胶原Ⅰ型蛋白附着于细胞膜表面,从而提高纳米探针穿透该细胞细胞膜的概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纳米探针穿透细胞膜概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鼠尾胶原Ⅰ型蛋白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的方法为:
步骤1:配制HEPES溶液;
步骤1.1:将HEPES粉末溶于灭菌的三蒸水中,获得HEPES溶液,每100ml灭菌的三蒸水中溶解1.2gHEPES粉末;
步骤1.2:用孔径为0.2uM的过滤器过滤步骤1.1获得的HEPES溶液,将过滤后的溶液密封冷藏放置;
步骤2:配制0.2mg/ml鼠尾胶原Ⅰ型蛋白的溶液;
将鼠尾胶原蛋白Ⅰ型溶液与步骤1获得的HEPES溶液混合,并且使混合溶液中的鼠尾胶原Ⅰ型蛋白的浓度为0.2mg/ml;
步骤3:取目标细胞培养溶液,去除细胞培养溶液中的培养液,获得目标细胞;
步骤4:用步骤2获得的混合溶液浸没步骤3获得的目标细胞,静置一段时间,使混合溶液中的鼠尾胶原Ⅰ型蛋白附着于细胞表面;
步骤5:去除剩余的鼠尾胶原蛋白Ⅰ型溶液,获得附着有鼠尾胶原Ⅰ型蛋白的目标细胞;
步骤6:将步骤5获得的附着有鼠尾胶原Ⅰ型蛋白的目标细胞置于培养液中培养至少24个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9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