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4907.3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曾玉山;郑小俊;朱照宇;周晓雷;吕志勇;谭碧海;李琪;邓世舜;乔小雷;樊晓东;孟俊华;唐文平;王飞;李进科;高成;孟肖阳;王润清;王涛;顾建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火眼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S17/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采集系统 隧道病害检测 控制系统 病害 轨道车辆 设备技术领域 隧道内表面 参数设定 人工检测 数据存储 隧道表面 隧道检测 运行过程 自动采集 预览 采集 隧道 传输 检测 替代 轨道 | ||
1.一种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搭载于轨道车辆(1)上的控制系统(2)和数据采集系统(3),所述数据采集系统(3)用于采集隧道表面病害数据并传输给所述控制系统(2),所述控制系统(2)用于实时预览病害数据、参数设定和数据存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3)包括安装在主体支撑架(4)上的检测装置(5)和辅助光源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扇形托架(9),所述扇形托架(9)上设有多个扇形分布的托盘盒(7),所述托盘盒(7)内集成安装多个检测模块,相邻两个所述托盘盒(7)的分布角度保证检测模块的视场重合距离不低于20cm弧长,所述扇形托架(9)的两侧设置所述辅助光源装置(6),所述辅助光源装置(6)包括扇形光源架,所述扇形光源架上设有多个扇形分布的光源盒(8),多个所述光源盒(8)拼接成一条圆弧形光源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架(4)作为检测装置(5)和辅助光源装置(6)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主体支撑架(4)的主体由标准铝型材搭建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托架(9)包括安装在主体支撑架(4)上的支座(91)、支撑件(92)以及扇形分布的承托件(93),所述支撑件(9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座(91)上,所述支撑件(92)的另一端借助连接板(95)与所述承托件(93)固定连接,所述承托件(93)的两端均设有托盘夹板(94),所述托盘盒(7)由两个所述托盘夹板(94)夹持固定,所述托盘夹板(94)作为托盘盒(7)的位置微调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夹板(94)上设有竖向腰孔,所述竖向腰孔内置有锁紧螺栓,所述托盘盒(7)的两侧面设有与所述锁紧螺栓配合的安装孔位,所述托盘盒(7)借助所述锁紧螺栓锁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92)和所述承托件(93)均为标准铝型材,所述支撑件(92)为多个且均匀固定在所述支座(91)上,所述承托件(93)为多个且呈扇形分布,所述连接板(95)为T形板且为两个并对称布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托件(93)的端部以及对应的所述支撑件(92)的端部通过两个所述T形板夹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盒(7)包括底盘(71)和安装在底盘(71)上的端盖(72),所述底盘(71)内设有用于集成安装检测模块的安装板(73),所述托盘盒(7)内集成的检测模块包括隧道曲率分析相机、工业面阵CCD相机、激光测距仪、惯性导航仪和线型激光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71)的上边缘向内延伸出连接耳,所述安装板(73)螺接到所述连接耳上,所述安装板(73)和所述连接耳之间设有抗震配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5)上固定有激光器托架(10),所述激光器托架(10)为倒U形支架,所述倒U形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激光器托块,所述倒U形支架的两个端脚夹持固定在两个所述连接板(95)的外侧面上,每个所述端脚上均设有定位孔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通过蓄电池经逆变器为所述数据采集系统(3)提供电力能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隧道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1)设有定位触发模块(11),所述定位触发模块(11)用于所述轨道车辆(1)的定位以及触发所述数据采集系统(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火眼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火眼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9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