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敏牙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4810.2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1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冯保国;冯玮琳;陈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天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19 | 分类号: | A61K8/19;A61K8/46;A61K8/44;A61Q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宋静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敏牙膏,所述抗敏牙膏包含钾盐抗敏成分、表面活性剂、保湿剂、摩擦剂和增稠剂,所述钾盐抗敏成分在所述牙膏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物。本发明所述牙膏不含任何防腐剂,各成分共同作用,制成的膏体在具有较好的抗敏感效果的同时,亮泽光滑,稳定性极好,同时泡沫不受高盐的抑制,可迅速发泡且泡沫丰富、口感柔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膏领域,尤其是一种抗敏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本质敏感是口腔常见病症,症状是当牙齿受到冷、热、酸、甜和机械性作用的刺激时,会突然产生酸痛感和刺激感。其过敏的本质原因是由于牙本质外露、牙本质小管的神经接收到刺激信号造成的。目前,降低牙本质的通透性是治疗敏感问题的理论依据。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主张口腔护理产品应根据《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法案》)进行管理,其中牙膏作为OTC药品和化妆品结合产品管理。而在牙齿脱敏产品的专论中指出,脱敏的活性成分是钾盐,治疗敏感问题的原理是,钾离子的释放,可以阻止牙本质小管的神经末梢被激活,在足够的钾离子浓度下,可以避免压牙髓神经受到刺激,降低牙本质的通透性,从而减缓牙本质敏感的情况。
因此,不少抗敏牙膏的配方中都会使用高比例的钾盐,但是高盐体系对牙膏配方会造成负担,影响膏体的稳定及光泽之余,更加严重影响刷牙时的口感和泡沫。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富含钾盐、膏体稳定性好且光泽细腻、泡沫丰富、口感柔顺的抗敏牙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敏牙膏,所述抗敏牙膏包含钾盐抗敏成分、表面活性剂、保湿剂、摩擦剂和增稠剂,所述钾盐抗敏成分在所述牙膏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物。
本发明牙膏中不含有任何防腐剂,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将所述组分的比例进行独特的搭配,共同作用下,能够制成膏体亮泽光滑,稳定性极好,同时泡沫不受高盐的抑制,可迅速发泡,泡沫丰富的抗敏牙膏。
本发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可以为月桂酰肌氨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钾、椰油酰基肌氨酸钠、椰油酰基肌氨酸钾、月桂酰甲基牛磺酸钠、椰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月桂酰基谷氨酸钠、月桂酰基谷氨酸钾、椰油酰基谷氨酸钠、椰油酰基谷氨酸钾、椰油酰甘氨酸钠中的至少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羟磺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月桂酰氨丙基氧化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酰肌氨酸钠、月桂酰基甲基牛磺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中的至少一种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中,所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抗敏牙膏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1%。
本发明所述表面活性剂只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时,泡沫少而疏,刷牙口感略差,搭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时,能够加快起泡速度,泡沫细腻丰富,解决干涩无泡的口感问题;当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为所述牙膏质量的0.15~1%,优选为所述牙膏质量的0.4~1%,能够加快起泡速度,泡沫更加细腻丰富。此外,所述表面活性剂均选自市售产品,例如,月桂酰肌氨酸钠可选用上海奥利的OLI-4208,月桂酰基甲基牛磺酸钠可选用上海奥利的OLI-4901,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可选用Galaxy Surfactants的CAPB DC、上海利盛的Lenotain C30,其中CAPB DC特为合适。
优选地,所述钾盐抗敏成分在所述牙膏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所述钾盐抗敏成分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所述钾盐抗敏成分的具体用量可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值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天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健天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裹精油和稻米发酵滤液的微囊复合物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含石墨烯的黑头导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