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虹吸管通风装置的过滤器元件和过滤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4662.4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M.魏因多夫;I.拉兹加尼;P.特劳特曼;B.纳格尔丁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胡默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1 | 分类号: | B01D35/01;B01D35/30;B01D27/08;F02M37/3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董均华;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虹吸管 通风 装置 过滤器 元件 系统 | ||
1.用于液体介质的过滤器元件(10),
具有相对于过滤器元件的纵向轴线(18)以环状方式设置的过滤器介质(16),还具有:端板(12),所述端板在过滤器元件操作时是上部端板;以及下部端板(14),过滤器介质保持在上部端板和下部端板之间,其中,设置在过滤器介质的流体上游的过滤前侧(26)和设置在过滤器介质(16)的流体下游的过滤器元件(10)的过滤后侧(28)彼此由过滤器介质界定;以及
具有通风装置(30),所述通风装置(30)包括:
第一通风通道(60),在进入端流体地连接到过滤器元件(10)的过滤前侧(26);
通风管(32),所述通风管(32)以下部端板(14)的方向轴向远离上部端板(12)延伸,且具有位于一个端部处的入口开口(34)和位于另一端部处的出口开口(36),用于将通风管(32)流体地连接到过滤器壳体的通风桩;或者通风管部分,用于连接到过滤器壳体的通风管,所述部分以下部端板(14)的方向轴向远离上部端板(12)延伸,且具有位于一个端部处的入口开口(34);以及
虹吸管(70),第一通风通道(60)借助于虹吸管(70)流体地连接到通风管(32)或通风管部分的入口开口(34),且虹吸管(70)至少部分地由通风管(32)或通风管部分界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虹吸管(70)能够在径向方向在内部由通风管(32)或通风管部分的端部部分(38)界定且在径向方向在外部由管桩(40)界定,所述管桩在通风管(32)或通风管部分上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虹吸管(70)在轴向方向由连接部分(42)界定,管桩(40)借助于所述连接部分(42)在通风管(32)或通风管部分上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通风管(32)或通风管部分在入口开口侧上保持在上部端板(12)中的凹部(44)内,以径向压配合,其中,凹部(44)在径向方向在外部由外壁构件(48)界定且在径向方向在内部由上部端板(12)的内壁构件(50)界定,其中,两个壁构件(48,50)以过滤器元件(10)的纵向轴线(18)的方向延伸且与上部端板(12)一体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通风管(32)或通风管部分通过其管桩保持在上部端板(12)中的凹部(4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虹吸管(70)借助于轴向延伸的立管通道(80)流体地连接到通风管(32)或通风管部分的入口开口(34),立管通道(80)在通风管(32)或通风管部分和上部端板(12)的插件部分(56)之间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风通道(60)在径向方向至少部分地由上部端板(12)的内壁构件(50)且还由上部端板(12)的插件部分(56)界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风通道(60)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在上部端板(12)的内壁构件(50)或插件部分(56)中在径向方向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插件部分(56)以轴向方向延伸穿过上部端板中的中心开口(54)到过滤器元件(10)内,所述开口在径向方向由上部端板(12)的内壁构件(50)界定,或者插件部分(56)配置为纵向截面为H形的双套筒,以轴向方向延伸到上部端板(12)中的凹部(4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通风装置(30)包括第二通风通道(66),在进入端流体地连接到过滤器元件(10)的过滤后侧(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胡默尔有限公司,未经曼·胡默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6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